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8节 (第3/3页)
在出征之前,把从不离身的东西交给朱翊钧,这是拿自己的命保证君上的安危,那就足以证明,这件金丝甲一定具有非常好的保护作用。 戚继光领兵出征,朱翊钧留在总兵府,每天都有信使来往于前线和总兵府之间,向朱翊钧实时传递前方战事。 朱翊钧传令戚继光,首先要保证的是附近百姓的人身安全,让他们尽快撤离,钱财都是身外之物,先不要管。 但事情比他之前了解的更加严重,因为除了董狐狸的朵颜卫、图们的察哈尔部,事实上与他们联合的还有第三股势力——速把亥带领的内喀尔喀。人数比他们之前预料的还要多出两万。 一百年前达延汗当年统一东蒙古,建六万户:左翼察哈尔、喀尔喀、兀良哈,右翼鄂尔多斯、土默特、永谢布。 正德至嘉靖年间,俺答所在的土默特部崛起,蒙古各部再次分崩离析。图们的父亲打来孙常年与俺答交战,后惧怕被俺答所并,从宣府大同向东迁徙。 这帮蒙古人,闲来无事就内斗,谁也不服谁,只有侵扰大明边境的时候,才能团结起来。戚继光紧急调遣长城沿线驻军前去支援,又要留下足够的人手,以防蒙古人偷袭。 朱翊钧穿上戚继光留给他的金丝甲,又让陆绎把带出来的一队锦衣卫全都集结至御前,一共只有36人,却个个都是大内最顶尖的高手。 朱翊钧也不废话:“你们随朕去喜峰口,现在出发。” “陛下!”他身边立时跪倒一片,陆绎、陆綵、刘守有、骆思恭、王安,只有冯保站在旁边,欲言又止。 朱翊钧并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不用劝了,谁再多说一个字,按抗旨处置。” “……” 他都这么说了,没人敢再多说一个字。朱翊钧来到大门口,那里还有人拦着他。 王夫人手执一杆长枪立在总督府门口,身后左右各站着杨文通和王世琦。 王夫人见了他,也不参拜,也不下跪,虽然仍穿着一身大袖长衫,那气势却像个女将军:“戚继光走之前,把整个蓟镇托付给我,我就有责任保证这里每一个人的安全。” 她目光坚毅的看向朱翊钧:“也包括陛下。” “若陛下执意要离开,那就从我身上踏过去!” 从南到北,从倭寇到蒙古,令人闻风丧胆的戚继光,在这个女人面前都得跪着嚎啕大哭。与她对峙,朱翊钧心中没有恼怒,更多了分敬重。 “夫人,”朱翊钧下马,竟是一把拉开自己的衣襟,“戚将军将这金丝甲留给我,就已经预料到,我不会甘心留在蓟镇。” quot;此去前线,我心中的自由分从,夫人不必费力阻拦,你也拦不住我,咱们还是把力气留给真正的敌人吧。quot; “……” 王夫人转念一想,他说的的确也有道理,也不迟疑,立刻改变主意:“杨文通,王世琦,你二人跟随陛下一起,务必以性命护圣上周全!” 朱翊钧立刻说道:“蓟镇也很重要,杨文通留下,王世琦跟我走!” 蓟镇到喜峰口,两百多里路,朱翊钧带着人跑了四个时辰,直到天快黑了,才到喜峰口。 他掀帘子进入中军大帐,戚继光看到他并不意外,但还是叹了口气:“陛下终究还是来了。” 朱翊钧一点不跟他拐弯抹角:“戚将军放心,我不是英宗。” “……” 对祖宗大不敬对其他皇帝来说是大忌,他却时常把英宗黑历史挂嘴边,这也算是对自己的一种警示。 事实上,他带人来到前线营地,让哨兵通传,报的是李诚铭的名字和哨队编号,奉戚将军令,前来支援。 整个蓟镇驻兵十六万,只听说过小皇帝把表哥发配到边关来当兵,至于李诚铭究竟长什么样,也没几个人见过。 朱翊钧皱了皱眉头,仿佛觉得这时候提起英宗甚是晦气,又轻轻“呸”了一声。 “陛下……” 戚继光正欲说什么,被戚继光拦下:“别叫我陛下,我现在只是你手下的一个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