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16节 (第2/2页)
虽然快,但也需要二十几年才能修到河中。” “二十年后,我们最少能有五万火枪军团。” “到时候,哪怕我们不是他们的对手,我们也可以一步步的消耗他们。” 兀鲁伯说着当下的情况,同时对局势分析道: “我们必须得抓住一个机会,一个灭亡伊斯坎达尔(黑羊国主)的机会。” “只有把伊斯坎达尔灭亡,同时和穆拉德(奥斯曼苏丹)交好,我们才能免去三面环敌的局面。” 面对兀鲁伯的分析,沙哈鲁点了点头:“你说的都对,不过大明不会给我们这个机会。” “等待对手犯错,是实力强大和势均力敌时候才能做的事情,而现在不行。” “我知道,我只是期待……”兀鲁伯叹了一口气,同时说道: “最坏的局面就是三面开战,而我们需要将火器的作坊搬到更安全的地方,在开战之后,立马灭亡伊斯坎达尔,然后对忽鲁谟斯下手。” “北边可以依托地势,和明军打持久战,这是他们兵书里写的一种战术。” “现在对大明不满的不仅仅是我们,如果我们能和明军打出僵持,那么许多对大明不满的国家就会揭竿而起。” 兀鲁伯很会利用中原的成语,并能巧妙的翻译。 因此,沙哈鲁倒是可以将他所说的这一切听个清楚,并十分满意他的想法。 束手就擒不是他们的风格,困兽犹斗,两败俱伤,或者以命换伤才是他们追求的结果。 “让人安排去养夷的事情吧,赔礼的事情就由你来安排。” 沙哈鲁吩咐着兀鲁伯,末了长叹一口气道:“希望我的尊严还能保住。” 显然,他依旧不想给朱高煦下跪,哪怕他知道给朱高煦下跪,并不折辱自己,可他还是不想。 他的背影佝偻,仿佛瞬间苍老了好几岁。 瞧着他的背影,兀鲁伯心里难受。 让自己的父亲去给人下跪,哪怕这个人是他所尊崇一个人,兀鲁伯也无法接受。 进攻西域诚然是一步错棋,但事情没有结束前,谁又能百分百预料到一切呢…… 想到这点,兀鲁伯脑海中不由浮现那位大明皇帝的身影。 或许也只有他,才能百分百的预料到现在的一切吧。 与这样的人相处在同一个时代,这是他们的悲哀。 好在,如今的他已经五十四岁,而自己只有三十九,自己还有足够的时间等待。 思绪落下,兀鲁伯也转身走出了宫殿,开始安排起了北上赔礼的事情…… 第574章 可汗舞乐 “唏律律……”十一月初六,当马群的声音在西天山脚下出现,一支乌压压的庞大队伍也面对凛冽冷风缓缓北上。 那飘扬的旌旗表明了他们的身份,但此时此刻,整支队伍却显得格外忐忑。 两万装备火绳枪的马步兵,以及两万负责警惕的骑兵,十万负责短距离后勤的民夫。 仅是看规模,不知道的还以为帖木儿国与大明朝即将开战。 养夷城头,身穿绯色圆领袍,披着貂裘的朱高煦手持望远镜眺望这支规模庞大的队伍,脸上却浮现笑意。 “给我施压,让我知道帖木儿国的实力也不弱吗……” 他语气不以为意,因为在过去一个月,他用辅兵调来了不少物资,又将骑兵调到养夷城。 如今,养夷城有骑兵一万,马步兵五千,辅兵一万,合计两万五千兵马。 仅凭这点兵力,朱高煦就足够俯视沙哈鲁。 当然,养夷城供养不起那么多军队,所以这只是朱高煦聚集物资,短暂将他们调来的结果。 当沙哈鲁服软后,朱高煦便会将他们撤走,只留下两千人驻守养夷城。 “他们的军容不错,有我们的影子,看来那个兀鲁伯没少学。” 站在一旁,朱棣与朱高煦说着帖木儿军容的事情,朱高煦也颔首道:“这应该是他们能拿得出最好的军队了。” “看规模,装备火绳枪的马步兵不少于两万,骑兵应该有一两万。” “他们会调来这么多兵马,无非就是想让朝廷看看他们的实力。” “有这样的心理,我的计谋也就成功了一半。” 朱高煦笑着收起望远镜,朱棣也转身向马道下走去。 两个月的时间,养夷城已经被明军修葺完善。 尽管城墙还是夯土,城内建筑也是石屋为主,但大概都修葺完备。 屋舍被增加到了五百间,足够容纳五百户百姓生活,而军营也被扩建,可以容纳三千兵马。 整座城池如今足够容纳一万人,但这还不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