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121 (第3/3页)
了,他们认识的沈嘉一直都是讲道理的,张家也不是那等激进的人家,想来这次是被人算计了。 不如我们去劝一劝张禄吧,他们肯定还不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了,要是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将来肯定要后悔的。 沈嘉不是没想过去提醒张家的人,不过如今两家关系紧张,他说什么对方都不会相信的。 去劝一劝也好,听不听就在他们自己了。 贾听风平日里接触的都是好管闲事的书生,听到了不少流言,他想起一件事,告诉沈嘉:昨日与同窗出行时,听说那自尽狱中的丫鬟是受人指使的,说是有人认得那丫鬟的家人,你可否要找一找她家人问问,也许他们知道什么。 自然是找过了的,不过对付这样的人家还真不好下手啊。那叫银杏的丫鬟是在京城时采买的,家人为了给儿子娶媳妇儿就将她卖给大户人家做丫鬟,得到钱财后根本没在乎过女儿的死活,一问三不知,一动粗就哀嚎,什么话都敢说,就算录了口供也是会临时翻供的。 沈嘉始终觉得,这件事的突破口在于找到幕后之人,没有幕后之人推波助澜,沈家和张家不可能为了两个孩子大动干戈。 如今两家人之间隔着一条人命,想要收尾就难了。 第一百三十二章 卦象 子时刚到,皇城外的烟火点亮了星空,满城百姓都争相出来围观,这是每年除夕的固定项目,皇帝率领百官燃放烟火,继而家家户户便可点燃炮竹,驱邪去祟,保新的一年全家人健健康康,无病无灾。 沈嘉去年的大年夜是在大名府过的,今年还是第一次参与这样盛大的活动,文武百官按品级穿着新朝服,汇聚在皇宫门口,一眼望去人山人海,竟然比平日上朝还热闹。 沈嘉身上还背着个案子,虽然民告官通常都不会有好结果,但还是有好些人因此疏远了他。 大理寺卿是个胡子发白的老头,平日不声不响,不涉及他的事情从不插手,但断案如神,有他在,大理寺从不畏惧案子,再大的官也敢审。 沈嘉这个案子最后还是会移交到大理寺,因此大理寺卿先与他打了声招呼:沈大人啊,这个年过的如何? 沈嘉朝他做了个揖,道了声:新年快乐!然后才回答:还行,只是发生了那样的事,总是有些不圆满。 哈哈哈,年轻人受点磨难是好事,哪会真有一片坦途的官场?见的多了以后就知道如何防范了,这次确实是你大意了。 沈嘉听他这么说,心怀感激,这说明大理寺卿是信任他的,又朝他行了个礼,问:罗大人为何信任下官? 这不是很明显的事吗?你前途大好,年纪轻轻身居高位,要对付张家就跟碾死一只蚂蚁似的,可这许多天了,张家人还能肆意蹦跶,说明你什么都没做啊。罗大人一脸痛心疾首的告诫沈嘉:咱们做人做官,该出手时就出手,若你早在两家成仇时就将张家远远送走,那么就不会有后面这些事了。 沈嘉虚心受教,是下官失算了,也没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 没料到是正常,谁会天天防备着别人算计自己呢?不过走到你这一步,若不小心谨慎,哪怕你什么都没做也可能粉身碎骨啊,这事情本官心里明白你是无辜的,但最终该如何定案还得看证据,希望沈大人有心理准备。 沈嘉明白,他这是提醒自己该做点什么,对方已经出手,他如果什么都不做是洗脱不了罪名的。 多谢大人提点。 不必,等过了上元节你就自己来大理寺吧,本官就不派人去传唤了。 是。 罗大人双手揣在袖子里,抬头望着灿烂的烟火,嘀咕了一句:连过年都不让人安生,这人太坏了! 沈嘉没听清,正巧杜富成穿过人群找到了他,看到站在他身边的大理寺卿,忙先朝罗大人行了礼,罗大人新年安康。 杜总管有礼。罗大人手从袖子里拿出来,带出了一个大红色的荷包塞给杜富成,一点小意思,杜总管请笑纳。 哟,咱家每年都收罗大人的礼,真是太不好意思了。杜总管伸手接了过来,小心翼翼地塞进兜里,又朝罗大人说了一箩筐的好话。 皇上召沈大人去伴驾,咱家就先过去了,改日再给您老谢恩。 去吧去吧,老夫年纪大了,等钦天监占卜完就得先回去歇着了,替老夫跟皇上告个假。 您尽管请,不过是个仪式罢了,皇上不会在意的。杜总管将沈嘉带走,看到的人无不羡慕沈嘉的得宠,新年第一天,能得到皇上赏赐的官员都有好兆头,寓意这一年官路亨通,但皇上从来都是走完仪式就离开了,还是第一次召见臣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