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121 (第2/3页)
总不能沈嘉近来的那些事情是高荀做的吧? 怎么会?他乃世家出身,为人处世自有一番风度,朕是见他最近与几家人走的近,但又有些避讳的样子,想着他孤身在京,没有女眷cao持内务,想给他物色个门当户对的女子为妻,不知皇姐可知他中意什么样的女子?赵璋想,既然沈嘉说高荀心悦他,那总得先断了他的念头才好。 长公主神色大变,这皇上怎么会突然关心起这个?高荀的亲事高家自有主意,您插手的话只怕弄巧成拙。 赵璋仔细审视着她的表情和眼神,突然有些奇怪的念头,皇姐对这个小叔子也太在乎了些,从将他调入京城到他的日常生活,长公主都过分关注了些。 他灵机一动,看到太后走出来的身影时说:朕不会乱点鸳鸯谱,等过几日宫宴时让皇后选出几个门当户对的女子,画出画像送到河西高家,让高家人自己挑就是了,朕不过是想赐婚于他,既然来到长安,朕总要有所表示。 太后听到这句话心里安慰了些,心想:可见皇上还是关心长姐的,为了弥补她与高家的关系就恩赐高荀,如此一来,高家也能记着长公主的好。 长公主嘴唇动了动,没有理由说出反对的话,赵璋笑了笑,那就如此说定了。 晚饭吃的安安静静,宫里的规矩大,赵璋从小就被教育食不言寝不语,但这样的氛围一点也不温馨,他随意动了几筷子就饱了。 饭后,皇后安排了歌舞雅乐,等到子时,皇帝会登上皇城城楼,点燃烟火,庆贺新年。 沈家的热闹还在继续,中午那餐吃的过于丰盛,加上大家都饮了酒,晚膳厨房只包了饺子送上桌,大家吃几个意思一下。 等食物撤下去,下人们送上茶水点心,又往屋里添了几盆炭,一家人围着桌子,打牌的打牌,说话的说话,好不热闹。 两位姐夫随我来。沈嘉站起身,对两位姐夫说道。 杨森和贾听风对视一眼,知道拒绝不了,只好视死如归地跟着沈嘉走了。 沈嘉带他们去了外院的书房,何彦先一步将书房暖好了,还泡了好茶,给两位姑爷倒上,两位姑爷可有口福了,这茶叶可是皇上赏赐给我们老爷的,听说是从福建送来的贡品,一年只有一斤。 杨森一直知道沈嘉受圣宠,否则升官不会跟飞升似的,忙恭维道:还是嘉嘉有本事,姐夫就借这杯茶祝你前程似锦、官运亨通。 贾听风嘴巴更笨些,但也不是呆头呆脑的笨头鹅,忙跟着一起给沈嘉敬茶,一直没好好谢过嘉嘉推荐我去国子监,你放心,我一直很用功,进步甚大,几位老师都说明年可以下场试一试。 那就好,国子监内集中了全大晋最有才华的夫子,能沉下心来学习必定受益匪浅,就算将来你不想走科举的路也可以学到不少东西,但国子监里也有部分靠家世入学的监生,若是他们欺负你也可与我说。 贾听风这样的家世背景,突然走后门进了国子监,自然是有人看不过眼的,言语上的欺辱在所难免,他最初也羞恼过,但时间长了,大家得知他是沈嘉的姐夫,对他的态度就好了许多,甚至拐弯抹角地来巴结他的人也不少。 杨森与贾听风同时起身,朝沈嘉做了个揖,慎重地道了谢,他们二人都受沈嘉帮助良多,只要良心还在,都该记恩。 沈嘉受了他们的礼,平静地说:张禄的事情不知道你们了解多少,今日咱们就把话说开,我这人护短,但也讲理,如果是jiejie们做错了事,我定是站你们那边的,但如果你们做出对不起家姐的事我沈嘉不会拿你们如何,但婚姻是结两姓之好,夫妻是要同心同结白头偕老的,就算没有夫妻之情也该有夫妻之义,如果什么都没了,不如桥归桥路归路,孩子还小,肯定是要跟母亲的,如果孩子大了,那他想跟随由他们自己选择,这样不过分吧? 杨森发誓说:我杨森这辈子一定不会辜负沈菁,如违此誓,天打雷劈,断子绝孙。 沈嘉摇头,不用如此,男人的誓言就是镜花水月,当下看是真的,等镜子碎了,什么都不会存在,你们只要记住四个字,好聚好散,我沈家养得起大归的姑奶奶。 是是,我会用行动证明的。 沈家看他们二人担惊受怕的模样,笑了笑,你们也不要有心理负担,该怎么过就怎么过,张家的事情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所以会闹成这样,这其实也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麻烦,以后说不定还会有人因为我找你们的麻烦,所以,若是有我能帮得上忙的地方尽管开口,一家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个道理希望你们明白。 杨森和贾听风听完并没有被冒犯的感觉,反而心里安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