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子 第759节 (第1/2页)
虽然因为反贼纵火而被毁的几处宫宇,暂时还不能立马被重建,但至少晋王府倒下的各段宫墙却是已经修缮完好,不至于往这座大明亲王殿下的王宫显得是个四面通风的模样。 王府后方一侧角落。 离开城墙的朱允熥,在朱济烨的陪同下,到了一处颇是僻静的别院之中。 院内只有两株郁郁葱葱,堆满积雪的柏树挺拔竖立。 左右厢房,中间正屋。 当朱允熥和朱济烨到来的时候,两名王府侍女正手拿着扫帚,清扫着院中浅浅的积雪。 一侧的厢房里,飘出了一阵香甜的气味。 皇太孙和二公子的到来,立马引起正在院中清扫积雪的侍女注意。 “殿下,二公子。” 朱济烨点点头,默默的侧目看向身边的朱允熥。 对于这位堂兄弟,朱济烨心中只有敬佩。 若不是因为自己并非晋王府世子,他倒是希望能在长居京中,也好日后与这位堂兄弟多多往来。 朱济烨开口道:“炆公子的夫人现在何处?” 侍女看向朱济烨,余光则是悄悄的打量着头次来到此处的皇太孙。 “炆夫人正在东厢房做糕点。” 朱济烨面生疑惑:“这时候做什么糕点?” 朱允熥笑了笑,在一旁轻声道:“可是二嫂要为今夜王府年夜饭做的糕点?” 侍女福身颔首:“回殿下,炆夫人说是要做几样凤阳那边的民间糕点,好让殿下与王爷等人,今夜也能尝尝中都风味。” 朱允熥点点头,迈步到了东厢房外头。 朱济烨会意,立马冲着前头的侍女说道:“请炆夫人出来一下吧。” 侍女领命,转身进了东厢房。 不多时,腰系围裙,手臂戴着护袖,可身上、脸上却满是彩色粉尘的秋娘,便领着两名模样大抵一样的晋王府侍女走了出来。 瞧着门外竟然站着朱允熥。 秋娘的眼底闪过一丝意外,立马走下回廊台阶,在朱允熥面前福身作揖:“民妇参见皇太孙殿下,见过二公子。” 朱允熥当即抬起手臂,虚抬了一下秋娘,面带笑容道:“二嫂不必如此拘泥,以民妇自称。今日大年夜,明天就是洪武二十九年元日。 二哥如今在边关从军,领兵数十人,因边塞戍守要紧,不能回来一同守岁过年,倒是要叫二嫂神忧了。” 秋娘脸色平静,语气平和:“二郎能从军,对他是好事,对我们家也是好事。二郎能为朝廷做些事情,也是他的福分,民妇只愿二郎平安、天下太平,别无他求。” 那尚未出世的孩子没了,这件事情对于秋娘来说,是一桩永远都迈不过去的坎。 虽然晋王府一切都很好,太医和王府里的人对她都礼待有加,可那却是她与二郎的第一个孩子啊。 这些日子,远离了纷纷扰扰,深居晋王府内,秋娘才算是渐渐地心神缓和了一些。 朱允熥目光闪烁。 可是世上没有后悔药,他也不能让时光倒流会太原城动乱那一夜。 想了想,朱允熥的脸上露出笑容:“今夜王府过岁,我看二嫂已经在准备王府过岁的糕点了,不如今夜二嫂便一同去前头凑个热闹吧。听说今晚王府里头,还准备了不少的乐子。” 他刚说完。 站在一旁的朱济烨便立马开口道:“对!王府今晚有太原锣鼓,还有说书的、唱戏的,听说还有一班中都那边来的戏班子,倒是不知道唱的是什么。 二嫂若是过去了,守正的时候,前头还有烟火可以看。咱们一家人凑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多好。” 秋娘的脸上露出一丝犹豫。 正当她要开口拒绝的时候。 朱允熥已经是目光一闪,抢先开口道:“那就这么说定了,到时候我们就等着二嫂去前头。回头,我们再写封信,让人加急送到二哥那边,想来明日发出,要不了五六日也就能到二哥手上了。” 抛出能给朱允炆写信的诱惑之后,朱允熥便拱了拱双手,在秋娘面前告辞。 秋娘本欲拒绝,可望着朱允熥和朱济烨远去的背影,最后只能是轻叹一声。 已经在她身边服侍了不少时日的晋王府侍女,则是脸上露出喜悦。 “炆夫人,殿下都说了您可以给炆公子写信。而且奴婢也听说了,今晚王府前头会很热闹的。 一来是为了过岁,二来也是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