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子 第672节 (第1/3页)
以张志远的了解,也就比那些从瀛洲弄回来的倭奴好上一点。 朱棣这时候也领着人走了过来。 他同样是一眼就看到了戍堡下,风雪里脚上戴着镣铐,双手抱着好几块被削的平整的石板。 “那是黄子澄?” 朱棣眉头微微皱起。 张志远点点头,低声道:“此人当初在应天犯了事,还是被王爷押回北平的。” “本王知道他。”朱棣皱着眉头,当众说道:“他怎么还活着?” 开平卫指挥使戚鉴脸色一顿,抬头望向戍堡下那个叫黄湜的犯官。 他倒是不清楚王爷竟然对这个人也是了解的。 而王爷刚刚那番话,也无疑是在表达着心中的不满。 戚鉴低声道:“北栅子口外面,预备再修建几座山顶望楼,要在明岁开春前建好,末将会亲自盯着这件事情。” 既然王爷不满这个黄湜还活着,那就让他为了九边防御,冻死在关口外面吧。 朱棣皱起的眉头重新舒展开。 已经是将视线收回,转身看向戍堡上的众人。 “皇太孙殿下的安危,干系我大明社稷。” “山西道或将生出事端,本王身为宗亲,断然不可能坐视不管。” “于国家之事,燕王府责无旁贷。” …… 第五百三十八章 朱棣的决心 邹学玉的愤怒 戍堡上,没人知道燕王朱棣想要做什么。 张志远却是眼神流转,低声道:“王爷要对山西道用兵?” 宋国公冯胜听到这话,当即双目一凝:“王爷,没有朝廷旨意,边关一概不得擅自用兵!” 回想着朱棣刚刚所说的话,冯胜愈发的确定,这位燕王殿下大概是因为明年不可能再有北征,就转而打起了西进山西道的念头。 冯胜担忧的目光看向身边的颍国公傅友德。 傅友德会意,点了点头,在朱棣身后开口道:“山西道局势未知,亦有皇太孙殿下在那边。太孙北巡,有节制地方一应文武的权柄。王爷若是徒然领兵西进,恐会打乱太孙殿下的布置。再者,王爷用兵,朝廷那边恐怕也会有问责下来。” 朱棣摇着头:“大明宗亲藩王,无诏不可入京,二王不可私见,无诏不得出国,无诏不得用兵。本王记着这些规矩,也不会坏了这些规矩。” 洪武皇帝对自家人很好,非常的好。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这种对自家人的好,已经违背了他所说的对天下百姓的好。 因为这是两种冲突的存在。 但同时,皇帝对宗亲藩王也有着历朝历代最为严格的要求。 就在冯胜和傅友德以为,朱棣会因为皇室内部那些严苛的规定,而选择就此作罢的时候。 朱棣却又说道:“但是燕王府三护卫兵马,却不受北平都司、河北道都司节制,本王可调动三护卫兵马于河北道境内任何地方。” 说完之后,朱棣双眼含笑的盯着身边被视之为燕王府第一战将的张志远。 张志远会意,重重的抱拳躬身:“末将领命!即刻回返北平城,带王府三护卫南下真定府!” 真定府西进便可直接踏足山西道太原府境内。 张志远不由的想到了那个许久不曾再见面的年轻人,也不知如今那位又是何等的风采。 这几年,张志远很爱看一本书。 三国志。 他喜欢书中的关羽,虽知自己比不得关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