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陆权强国_第42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8节 (第4/5页)

溃兵们为了不被追究责任,尽可能的用最夸张的语调,形容国防军的强大战斗力。

    “那些该死的铁皮盒子,我们的步枪根本没办法穿透它。反而被他们射出的机枪子弹跟炮弹连连击中。太可怕了,我们的战壕跟铁丝网被轻易撕裂,就算是手榴弹跟偶尔一门火炮击中他们,爆炸之后他们依旧跟没受伤一样,继续往我们的阵地推过来。我们,根本无法抵挡!”

    溃兵们的话自然是令普拉托夫震怒,他下令逮捕了一些私自逃回来的溃兵。可是当越来越多的溃兵从东南方逃回来是,他慌乱了。

    是的,原本他以为东南方向的波兰人就算是不能守住,坚持几天还是可以的。瓦伊卢的能力他知道一些,可没想到他们根本连两天都没能守住,完全是不给他留下调兵遣将的时间吗。

    更令他感觉到恐怖跟不安的是,从东南方向逃来的溃兵们带来了一个令他心跳加速的消息。中国人就在他们后面一直追赶着,他们要打过来了。

    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东南防线失守后,北方先放弗拉基米尔少将发来紧急电报,北线的中国人越大越凶残,甚至一改前几日少有步兵冲击他们防线的安排,多次发动步兵向他们阵地发起冲锋。结果不但他们已经被中国人渡过了河,更失去了河南岸的多处阵地,洽吉拉尔眼看着也将守不住,中国人打得实在是太凶了。

    东线更加困难,两天里至少有一百多吨的炮弹被倾泻到他们的阵地上,除此外还有不少于这个数字的航空炸弹倾泻在他们的阵地上。依靠着四万多人要守住东线太辛苦了,要知道在他们对面,中国人可是集中了九万多的军队、数十架飞机以及三百多门火炮。

    怎么办?

    眼看三路告急,普拉托夫又气又急,他的脑海中仿佛出现了这样一副惨景:数量两倍于俄军的中国士兵,从北方、东部、南边三处向他们攻来,这分明是要将他们全歼在唐努乌梁海啊!

    “不……”他愤怒地叫着,“告诉弗拉基米尔,无论如何北线一定要守住,再坚守半个月……不,只要一周中国人的后勤线就要承受不住了。还有东线,告诉维克托·沃罗比耶夫少将,立刻把117团跟302团派来加固克孜勒的守备。东线一定要守住……一定要守住,我已经通知国内,突厥斯坦区的援军马上就要来了……”

    突厥斯坦区的援军会不会来,他根本不知道。国内虽然没有明确拒绝,但是中国人在中亚已经拥有了部分实力,干扰跟组织中亚俄军援助他们还是有那个能力的。可是没办法,现在远东集团军局势非常危险,他不得不相信,国内绝不会放弃了他们的。

    一个小时后,弗拉基米尔接到了普拉托夫坚守的命令,气得摔了电报直骂娘。中国人打得那么凶残,又有来自天空上的威胁,他们防守也十分辛苦,守半个月,能再坚持三天都是上帝保佑,当下再次向克孜勒发电,请求后撤至更有利于防守的地段狙击中国人。

    维克托·沃罗比耶夫少将的回答更坚决,两个王牌步兵团不能派回去,前线打得十分艰难,有他们在前线对中国人的威胁更大。不过他到底不敢不派兵回援克孜勒,还是下令调集了一个新兵旅,回援克孜勒,不过却又随后致电克孜勒,称因为前线吃紧,加上士兵们已是十分疲惫了,希望克孜勒派出渡船运送他们,不然走陆路他们至少要三四天才能赶到。

    收到这样的回电,普拉托夫肺都要气炸了。他们难道不把克孜勒当回事吗!

    不过中国人的攻势越来越凶厉了,没奈何的他只能一边安抚弗拉基米尔,一边下令集中克孜勒不多的一些船只,从已经开始部分结冰的小叶尼塞河一路向东驶去,远送士兵回克孜勒防守。

    因为船只太少,一次最多只能运送两营的士兵。普拉托夫又向东线下达了军令,被逼无奈下,维克托·沃罗比耶夫少将下令士兵们步兵赶赴克孜勒支援。

    维克托·沃罗比耶夫少将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是迫不得已,在如此寒冷的天气中打仗本来就是件苦差事,现在居然要连夜回援克孜勒,更是让这些俄军叫苦连天。这些俄军都是新兵出身,因为入伍才不过几个月,还没有习惯军营的高强度行军,像这般冰天雪地里长途跋涉地对于他们而言不亚于地狱。

    在前线跟中国人打生打死的已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