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8节 (第3/5页)
紧急维修之后,除了两辆侧面被俄军手榴弹炸毁了履带跟齿轮的需要大修外,其余经过简单维修之后,都能继续投入使用中了。 东南防线一下,为国防军打开了一条康庄大道,自埃尔金直达克孜勒的数百里之间再无俄军挡道。 西安总统府,大半夜里被一个电话催醒,李汉也没有半分怒意。披了件一副来到办公室内,秘书提醒他的参谋总长来了。当蒋方震把前线的情报递给他时,李汉压不住心中的激动地站立起来,连叫三个好字,“好……好……好。” “战车旅做的不错,我提议考虑考虑一下,给95师集体记一个三等功!尤其战车旅,要记一个集体二等功!” 蒋方震笑着提议,是李汉前番叮嘱他,有前线发来的重大军事情报,无论是几点钟,一定要送到他的手上,让他时时刻刻都能知道前线的情况。 会有这个提议也不是没有原因的,战车还在草建之初,现在在欧洲战场上,密集的壕沟跟火炮加上德国的燃油不足,导致战车虽然每次出场都是惊艳,但完全无法起到扭转一场战役胜利的地步。这主要还是因为现在的各国战车都存在一些技术问题,频繁的抛锚跟高油耗,让千里奔袭之类的战略根本不可能被提出来。 而在万里之外的远东,中国的战车旅在不久前就完成了这么一桩壮举。他们的战车部队从宁夏出发,累经一月奔袭数千里抵达唐努乌梁海。这一路频繁出现的问题跟毛病为民国增加了不少战车的维护经验。万余战事跟后勤人员的辛苦,换来了中国的第一支装甲机动力量可以拥有奔袭千里外的战斗经验。相信日后待中国大铁路修建的四通八达之后,只要战略需要,战车可以到达任何一条战线上。 李汉连声赞同,“对对对,辛苦了前线的将士们了。褒奖是必须的!” 面上尽是喜色,他的想法却跟蒋方震不同。蒋方震毕竟是这个时代的人,见识也受限于想象力跟阅历,他却不知道这些在他看来世界首创的事情,在李汉眼中已经稀疏平常了。两人站的高度不同,看事情也不一样。 比如李汉现在就在思考,95师已经攻入了唐努乌梁海,直指克孜勒,那么换言之,中国要围剿俄军远东集团军的战略也将要完成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只能说远东集团军的总参谋长普拉托夫太过无能,以至于力量被分散的太厉害。这多少也跟俄军高层战初对中国的傲慢有关,结果本来实力不弱的远东集团军,兵力却被四分,赤塔被国防军重兵围攻惨胜消灭了一部,伊尔库茨克被围一部;一部集中唐努乌梁海北线;一部分集中在东线,一部分在东南角。 如今赤伊防线的俄军或被消灭或被围在城中,自己都保不住了还哪里有能耐救援克孜勒。北线也是,吴佩孚指挥伊上军打得有声有色,将俄军的北线兵力死死钳制。东线更是直面季雨霖指挥的中路军主力,能够守住现在的阵地都属勉强,再往后方抽调兵力救援,则东线必遭中路军主力所迫。 东南一下,95师一部直指克孜勒,端是行了一步妙棋。 “95师那边还要催促一下,让他们加快行军速度。最迟三天我要大军行至克孜勒,看他俄军如何应付!” 蒋方震闻言高兴地说道:“伊上军已经成功搭建了浮桥,目前借助陆航的帮助,已经震慑俄军,保护了刚度过河的一部缺乏重武器的步兵。等会我就向伊上军那边拍电,让吴将军加强攻势,确保洽吉拉尔的俄军无法南下支援!至于东线……东线有着较为完整的阵地,不排除克孜勒从东线调兵回援的可能性!” “就怕他不调!” 李汉哼一声,拿出一张前线的地图摊在自己的办公桌上,“中路军僵持了这么久,也该到发力的时候了。良轩他们也该做好准备,东线也要打……要大打。他敢调兵,我们就突破他的东线,三路合围解决了远东集团军。别忘记给比斯克那边发电,让陆航出动,尽可能的炸毁库兹涅茨克,一旦确定了俄国人要往他们那里逃,42师放弃比斯克,狙击俄军逃兵!” “好,我这就去安排!” 10月4日夜幕降临前,克孜勒方面终于从逃窜回来的哥萨克身上得知了东南防线被中国人攻陷的消息,并且还判断出国防军已经乘胜追击,朝克孜勒扑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