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2节 (第2/7页)
爱的朋友们。虽然我不愿意承认,但是我国给了我一个很难的任务,我需要你们的智慧跟帮助!” 10月17日,自凌晨时分接到了来自国内的一封电报之后,英国驻华公使巴尔特几乎下半夜就没能休息,已经五十多岁的他自然不比年轻人,这不,尽管他做出了一些努力,但两个黝黑泡起的眼圈,还有眼中的血丝,无不证明了昨晚他没能得到充分的休息。 自欧战爆发以来,德国人在欧洲大陆上纵横驰骋,跟英法俄三个欧州列强的士兵打得尸山血海,德国人强大的攻势看来已经不可遏制,至今为止为了遏制德国人,英法俄三国已经付出了二十万士兵战死,六十多万士兵受伤的代价。小半个法国沦陷令法国本国的工业遭遇了重创,尽管英俄两国在战争初期不乏对德国人将战火燃烧到法国本土上而幸灾乐祸,但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失去了法国本国的工业力量之后,只靠着法国剩余的工业跟英国的工业体系,远远不足以维持协约国三国的战争补给。 目前,一穷二白的俄国人在东线刚被德国人狠揍了一顿之后,为了能够缓解他的两个盟友在西线的压力,它不得不空着肚子,甚至连武器都不足,就迈着蹒跚的步子跟在塞尔维亚战场上表现的令协约国大为惊讶的奥匈帝国军队交火。10月10日加利西亚战役打响。俄第4集团军和奥匈第1集团军首先遭遇,10~13日,在克拉希尼克地区激战,因火力尤其是炮兵跟机枪的普及远远低于奥军第1集团军,俄第4集团军在同奥军交火三日后损失超过四万人,被迫退守卢布林以南。 俄军第4集团军的惨败,跟塞尔维亚国内奥军的战无不胜助长了奥军的骄傲自大,10月14日,奥军主动出兵不顾糟糕的后勤跟交通深入波兰。16日勃鲁西洛夫攻击奥地利的右翼,迫使其退往加利西亚。 英国人显然还不知道东线俄奥战场上,局势的微微转变。他们还在为盟友俄国第四集团军在东线新进死伤四万人的悲剧而头痛。自开战至今,俄国已经折损了接近三十万兵力,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承担的损失,就算是各国号称拥有三百万后备军也承担不起,现在的俄国国内尽管还在源源不断的征兆农夫拿起武器运往前线接受短暂的训练后送死。但因为军队普遍缺乏战斗力,国内跟协约国各国都希望俄国能够将在远东跟中亚的兵力抽调回国。当然,这里面未尝没有其他什么小心思。 从中亚调兵,英国人举手赞同,他们一点头之后,中国人在西北布置的几万兵力虽然有些威胁,但俄国人其实并不太过担心,西北的糟糕交通令北京想往新疆运兵,至少需要四到六个月的时间。而且俄国人眼红许久的兰新铁路虽然已经开始修建,但按照现在的修建速度,没有个五六年的时间,恐怕很难修建完成。哪怕中国人据说动用了近五十万民工用于修建也不行。糟糕的交通不改变,中国对于中亚地区的俄军只能说是有威胁! 但远东却不一样了,尤其是外蒙跟东北。在东北中国驻军人数已经逼近十五万人,并且还有持续增加的意向。而俄国人前几年耍手段几乎将外蒙从中国人手里割走,老毛子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他们在远东的兵力一抽走,中国人就趁机发兵,把外蒙给收回来了。 这种局势下,俄国人就算是想从远东调兵,心里也多少没有底气。说到底,只能说过去半个世纪,俄国人把中国得罪的太惨了。而且,他们对于日本的担心也不在中国之下。都说国家之间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敌人,俄国人还担心万一中日联手同时发力对付俄国人,则他们在远东苦心经营了几百年的根基,可能都有危险。 老毛子的心思,英国人看得十分清楚。巴尔特几次拜访中国那位年轻大总统,正如俄国人担心的那样,几次的旁敲侧推,他确定了一旦俄国人从远东调兵,他很可能将出兵外蒙,收回几年前被俄国人怂恿闹了独立的那几百万平方公里的疆土。 这一点巴尔特能发现,他不相信德国人弗朗茨看不到。这可不是个好征兆,种种迹象都表明了,德国人一直都没有放弃拉拢中国。尤其是在德国成功将土耳其跟保加利亚拉入之后,英国国内的心思也有了转变,政府高层在中国问题上嘴巴越来越软,现在大家都在担心,万一中国也加入了协约国内,将对远东数千万平方公里的势力范围造成的影响。 巴尔特清了清喉咙,“在远东的青岛,中日两国二十多万士兵在互相没有宣战的情况下,也以双方各自不可动摇的决心厮杀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