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陆权强国_第38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0节 (第3/9页)

划,分别游说陆军省、陆相、外相、首相等,并联络民间团体,一待欧洲宣战,就迅速动员出兵,并联络在外的关东州驻军、朝鲜驻军、中国驻屯军,配合趁机吞并东三省,变东三省为帝国之殖民地。可以考虑若俄国从远东抽调兵力回国,在满蒙的影响力下将后伺机觊觎外蒙……日本国内对于满蒙数十倍于日本全国的领土,不知道眼红了多少年了。

    这些日本军官都知道,他们国家还不像英美那样强大,要达成独霸中国、转移国内矛盾的目标,经济实力和外交实力都是不足的,只能暂时先吞并了肥沃富饶的东三省,然后再对全中国甚至整个远东伺机争夺领导权。

    日本在经过日俄战争之后连续几年的衰退与国内政局的混乱之后,终于寻觅到了这个机会。近几年来欧洲局势紧张之后,英德等国对中国局势要不就是只能用外交手段平衡,要不就是接近于抽身不管。一旦正式开战,欧洲各强国甚至连发表意见的声音都大不起来了。放眼望去,就快要没有力量制约他们的野心。日本这只野兽已经开始在磨砺他们锋利的爪牙,准备在自己伟大的邻居身上抓下一大块血rou来。欧洲强国大战,是李汉领导下的中国走上强国之路的机会。而对于日俄战争之后背负着十数亿债务,国内民不聊生、连年爆发米乱,经济陷入衰退,只有军事工业还在政府源源不断支持下发展的日本而言,又何尝不是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机遇?他们在甲午的尸骨上崛起,这次又想在华夏民族的血海当中继续壮大,历史,还会给他们这个机会?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五百六十五章 一触即发(1)

    在萨拉热窝暗杀事件后一个多星期,奥地利外交部保持沉默,但许多报刊和其他机构却鼓动反塞尔维亚情绪。维也纳的广告牌宣称:“所有塞尔维亚人必定灭亡”。但这些似乎都是一时的爆发。在被杀害的假定继承人和他的妻子埋葬两天之后,弗兰西斯·约瑟夫皇帝没有参加葬礼就回到他的夏季别墅去了。

    弗兰西斯·约瑟夫的侍从官、忠心耿耿的帕尔伯爵,对任何说他的君主要指望一场战争的暗示,都置之不理。他解释道,“这不过是又一次悲惨事件而已,它在皇帝的一生中是经常发生的。我不认为他会从任何别的见地来考虑这个事件。”帕尔提到的是1889年在迈尔林的悲剧,当时皇储鲁道夫开枪打死了他的十七岁情妇费特泽拉女男爵,然后自杀。他还提到九年后伊丽莎白皇后被一名无政府主义者所暗杀的事。

    但帕尔显然没有意识到,在维也纳,事情正在发生新的转折。除阿皮斯之外,对大公之死最为兴高采烈的人是奥地利外交大臣莱奥波尔德·冯·贝尔希多尔德伯爵,他是坚定的大欧洲主义者,一直以来都是奥匈帝国国内最坚实的吞并‘塞尔维亚’派领袖之一。与他意见一致的还有奥地利参谋总长弗兰茨·康拉德·冯·赫岑多夫将军。第一次巴尔干危机爆发时,康拉德就怂恿斐迪南大公出兵吞并塞尔维亚,还是因为奥匈帝国无法面对来自英法俄等国的压力,并且盟友德意两国也拒绝支持,才暂缓了吞并塞尔维亚的念头。现在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惨遭厄运,这么好的机会,奥匈帝国国内的扩张派们岂能放过?

    素有花花公子之称,私生活十分不检点的奥匈外交大臣兼奥地利政府首相——贝尔希多尔德,这些年来一直饱受奥匈帝国国内各界,尤其是匈牙利贵族集团的指责跟讽刺,理由不仅因为他的私生活,还因为在任期间他的表现堪称拙劣。拒绝了皇位第三顺位继承人卡尔伯爵提议的在远东扩张跟发展的他,显眼令奥匈帝国国内众多眼红德国在远东势力扩张的家族跟公司十分不满。而且他之所以能够出任首相,完全是因为他出身于一个贵族的、富有且具有极大势力的家族。结合这些种种,贝尔希多尔德在国内的地位并不稳固,他迫切的希望能够通过一场胜利,比如吞并塞尔维亚建立不世功勋来展示自己。因此和康拉德一起极力怂恿老皇帝发动对塞尔维亚的战争。

    皇帝虽然老了,但并不糊涂,塞尔维亚虽然弱小却绝非易取之国,而且塞尔维亚后面站着俄国,这让他非常犹豫,面对国内扩张派的逼宫,他反驳道:“……如果它们全都向我们猛扑过来,特别是俄国,我们怎能开战呢?”对此,他的首相跟手下的将军们回答的十分坚决,“但是我们不是有德国的再次保证吗?”

    这位谨慎的君主很快发现他已经控制不住奥匈帝国国内的局势,这些年来他远离了太久的政权,他将太多的权力移交给了自己的继承者斐迪南大公,又在斐迪南被刺后没有第一时间重新掌握军队,这导致他这位奥皇,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傀儡。他的首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