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6节 (第1/8页)
这其中最著名的国民党人恐怕要数前同盟会大佬——谭人凤了。因为错误的相信了黎元洪,导致同盟会失去了湖北这一首义之省。结果犯下这一过错的谭人凤在同盟会内一段时间常常受到年轻激进派的鄙夷,最终使他由铁杆的孙派变成了倾向于黄派的中立派系。后来国民党成立后其依旧没能获得理事会之位,更令他在国民党内地位日渐而下,这近年来他倒索性学起了黄兴借口革命功成,回到上海买了一栋宅院,不再关顾党务。如今看到孙中山武力倒袁无异于以卵击石,国民党有覆巢之危险,当下大惊的他出山先是联系上王芝祥,在随后又联络一些在前清与袁世凯齐名而又反对袁世凯的督抚,如岑春煊等人,出面主持公道。前清时期便跟袁世凯一贯不和的岑春煊也正愁找不到攻击袁世凯的路子,领衔发表致袁世凯及各界通电,一方面要求将洪述祖引渡归案,赵秉钧出庭受质,另一方面呼吁和平解决。 做了一年多副总统,得了个‘黎菩萨’美名的黎元洪,也趁机跳出来致电黄兴和赣皖四督,但他的立场是偏向袁世凯的,他竭力为后者担保说:“项城为识时之英雄,决不逆潮流而犯名义。”敦劝黄兴与四督:“我辈惟有各守秩序,静候法庭、议院之裁决,以免举国纷扰。如尚有疑猜之黑幕,不难联合各都督全力担保,永守共和之责任。”貌似忠厚,并以长者的口吻告诫他们说:“此事和平分理,则国基巩固,国用充盈,威信远行,友邦公认,诸公手造民国,永垂无上荣誉。否则,内部崩裂,强敌剖分,民国不存,诸公前此勋名,亦将安在?”黎菩萨的心理战也不可小视,他用保守既得利益的思来打消革命党人的战斗意志。争,通电各方呼吁和平,要求停止纷争,并向双方自作保人,说:“政府固无平叛之心,民党亦无造反之意,二者若有其一。德全愿受斧钺,以谢天下。” 年轻的浙督朱瑞也起来积极充当调解人,他致电黎元洪及苏桂各督,请黎元洪联合各省“一方电请大总统厉行职权,确立威信,一方致电皖湘四省,晓以大义……”。由于朱瑞捧袁的作法太露骨,不象调停人,柏文蔚李烈钧等驽马其背叛革命,拒绝接受他的调解,而最适合调停的李汉却在整件案子之中表现的十分沉默,从来未在公共场合主动回答过一次有关南北局势跟宋案相关的言论。结果迟至6月中下旬才由西南王蔡锷受其师梁启超的委托站出身来调停。 不过云贵两省之内密集的军队调动,无不证明了其本人也非是甘心永驻穷苦西南之人,至少云贵已经开始做好了战争的准备,只是兵锋指向哪里就无人可知了! 鉴于袁世凯的严重压力和国民党尚未做好应战准备的严酷事实,谭人风为避免国民党势力遭到摧残,加紧调停活动。在他的策动下,调解人分成二路,一路争取副总统黎元洪,由岑春煊、李经羲二人前往;一路争取袁世凯,由他和王芝祥二人入京与袁晤谈。 但袁世凯已经作好了军事和政治准备,自然不愿再同革命党人讲什么调和。由于他地首要目标是江西,故而迷惑的越久越有利。早在谭人凤调停之前,李纯的第六师已经部署到位,前锋进驻江苏常州,无论安徽、江西还是上海传来异动,第六师都可以快速的开赴镇压,无形中不但对赣皖沪三方造成压力,对于江浙两省也是一个警告,使得两省不能导向党人一方。 除此外,已经敲定了先解决党人,然后通过吞并他们所掌握了几个富庶省份增强自己的势力,再解决李汉的袁世凯又下了另一招好棋。6月17日,杨度重新抵达武昌,带来袁世凯同意以西藏以北、甘肃四川以西、新疆内蒙以南的广大辽阔土地新建青海一省,并许诺青海省内军政大权系属交给李汉。作为代价,希望他能站出身来向柏文蔚、李烈钧施加压力,谋求通过政治手段迫柏、李下野,企图兵不血刃拿下赣皖两省。李汉知道自己在国民党人心中素来没有好名声,加上袁世凯给的大饼的确吸引人,同时也是为了逼迫党人尽快起兵,于是打三月宋案发生之后,第一次主动站出身来,托人劝柏、李“待身引退,举贤自代”。但二人不为所动、非但断然拒绝,还下令往鄂皖、鄂赣边界集中兵力戒备湖北。 李汉又是几番催促见两省不管不顾他也不生气,反正袁大总统交代的事情他已经做了,也就笑眯眯的拿着中央的新建‘青海省’的任命之后,重新隐入幕后不再开口。 袁世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一边给皖北镇守使倪嗣冲扔出了大馅饼,告诉他可取柏文蔚而代之,甚至还将未写上任何名字的新任皖督委任令一同派人送到他的手上。果然倪嗣冲大喜之下下令整军备战,心甘情愿为袁世凯当马前卒。随后袁世凯又密电驻守九江的欧阳武,由他劝说李烈钧下野,并暗示可任命由他代替李烈钧出任赣督。这一招釜底抽薪果然见效,赣军将领在袁世凯派人策反下纷纷动摇,江西第二师师长刘世钧,江西沿江炮台上三台总台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