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捣乱天下_第二百七十四章 事情一箩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四章 事情一箩筐 (第3/3页)

的社会形态,没有后世复杂。基本只有四个方面,一就是农业,二就是商业,三就是古代较为落后的手工制造业,四就是各地治安。

    程闵联系后世政府的施政纲领,对各地的工作,作出了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

    第一,农业。禁止一切土地的私下交易,必须保证农民有足够的土地耕种,耕具、牲畜可以半租半买的性质,交付农民使用。同时,各州、郡、县,要发动群众,生产自救,赶着秋季的尾巴。务必要将夏粮的种子种下去。若是能下几场雪,明年必然会有收成。

    第二,商业。联合各地原有的大商,鼓励扶植新兴的商户。税率按照大汉最少时再减两成,但是禁止一切囤积、哄抬物价的情况发生。暂时实行各地指导价格……。

    第三,工业,也就是手工制造业。一切与军工有关的产业,只能政府运作。百姓可以购买武器防身,但禁止民间生产武器。至于其他,照旧。而政府一切民间的采购,则由华夏商会负责,是唯一的皇商。

    第四,就是维持社会稳定的治安。程闵指出。各地守备军要切实履行自己的责任,打击成规模的恶贼团伙。而各地府衙,要开展严打运动,严厉打击各种犯罪行为。乱世用重典,一定要维护好人民百姓的人身财产安全。

    千头万绪。但大致上是以上几点概要。

    大乱之后需要大治,各地的奏章如雪片一般飞到了程闵的案几之上。然而,程闵结合后世经验与教训,批阅速度之快,古今帝王无人出其右。如今的他,已经初显一位帝王的模样。

    有一位勤勉的君主,麾下官员是欣慰的。

    有情报系统各地监察,各地的吏治是清明的。不清明的官员,早已经在严厉的打击下,去大牢喝茶了。

    总之,各地在程闵的指导下,有条不絮的平稳发展。

    这一日,即将进入11月,天气终于彻底冷了下来。

    许昌城外,程军大营,中军大帐。

    中午。

    堆积如山的奏章后面,一个人在埋头苦干,大冷天还出汗。

    这时,大将许褚走了进来,怀里抱着一摞子奏章。他看了看案几上,已经没有放置的地方,只好自己抱着了。心说皇上的活计,真不是人干的。“呸呸……。”许褚自骂一番,心说俺一定要保护好皇上,皇上真是爱民。

    如海奏章后的程闵,闻声抬头,便见许褚怀里的一摞子,眼睛顿时瞪了出去,浑身一个哆嗦,暗呼一声,“吾勒个去,还有!”

    他的确是想要勤政,但这政务实在是太勤了,勤到他忍不住不满道:“许褚,不是说了吗,郡县的交给诸位军师。”

    许褚憨憨一笑,咧嘴道:“皇上,这些是朝廷各部的重要奏章,需要您亲自批示!”

    程闵大怒,指着面前几百本道:“不都在这里了吗?”

    许褚是亲卫将,一切事情,就算他不经手,也是都看到了,于是解释道:“皇上,这些是昨天下午的,我怀里这些,是今天早晨发出来的,所以中午到了!”

    呼,程闵深处一口气,寒冬腊月拿起毛巾擦了擦头上的汗,心说这开国皇帝真是不人干的,一摊乱局,几年也收拾不清。然而他不干,也没人敢干,只好埋头苦干。

    于是乎,只见他再一次奋发图强。

    只见一本本奏章“纷飞”,很快下去了不少,然而又送来一批后,又涨了上去。如山的奏章后,只能看到一束发髻,不断晃动。

    许褚看到皇上忙的满头大汗,心痛不已。一会让虎卫减弱帐中的炭火,一会又亲自拿起扇子,为皇上扇风。他只咧嘴,心说看把皇上累的,别说喝酒听曲了,就算是上炕睡觉都没时间。不是说,自古当皇帝最悠哉吗?俺许褚怎么没看出来!

    午饭,程闵只喝了一碗稀粥。如今自程闵开始,各处府衙、官员,或者可以说程闵治下所有的公务员,全部节衣缩食。俸禄则是先欠着,以便能够与百姓一起,渡过灾年。

    程闵手下的公务员们,对于欠薪一事,并没有什么怨言。因为程闵的大势已经起来了,对于他们来说,坚持过灾年,以后前程什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