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捣乱天下_第二百七十四章 事情一箩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四章 事情一箩筐 (第2/3页)

,让你们受苦了……。”说完,程闵深深一拜。

    百姓的哭声更大了,他们发自内心的感激程闵。

    城头上,大将夏侯惇、从事陈矫目视着这一切。

    陈矫手搭凉棚,不由叹息道:“此事古今未曾有,程文杰仁义爱民,真是名不虚传。”

    “哼……。”夏侯惇冷哼了一声。

    陈矫这才醒悟,急忙说道:“将军,程文杰用了三百万斤粮食,几乎消耗了他大军的所有储备。他根本无法短期内抽调粮食补充,他的兵马想来很快就会撤退了。将军赢得了这场仗,可喜可贺……。”

    “哼……。”夏侯惇又冷哼一声。

    一天一夜不停,程闵就此用粮食和箭矢,将许昌三十万百姓全部营救了出来。

    如此一来,加上程闵军就聚集了六十万人。

    六十万人聚集在一起的消耗,便是后世也没有几个政府能够长久支撑。

    所以,程闵马不停蹄,来日就将三十万百姓送走,分布于衮州、豫州、司隶三州,好分散就食。

    消息因此传与天下,一时间天下震荡。

    西蜀的诸葛亮,东吴的孙权无不大骂程闵是个白痴,竟然为了些许贱民,就放弃了最后一战。

    然而,程闵在许昌的义举,为他在民间赢得了前无古人的威信。

    雍凉、荆州、淮南、江东,大旱之中的各地百姓因此向往程闵的统治,他们三五成群,或是百人一伙,有些更是举村一起,集体向北迁徙,进入程闵的领地内。

    人,才是战争的根本,当他们察觉大事不妙,开始封锁边境的时候,已经有近千万人迁徙到了程闵的治下。

    他们二人皆是后悔不跌,没了人,来年怎么生产,又到哪里招兵!

    弘威二年,大批西部、江南的百姓,由于自然灾害和心向程闵统治,入关或是跨过长江到达中原、北方地区,在程闵的势力统一安排下垦荒和定居。这一大规模人口迁移的过程,被后世史学家称之为“北上”。

    并于后世华夏历史上最著名的人口大迁移“闯关东”,并列为华夏史上,两大人口迁移过程。

    “北上”是一次苦难下的悲壮的历史,然而也是一次移民的壮举。它对天下形势的影响之大,是难以想象的。

    程闵统治下的人口得到了一次跨越式的增长,当大灾过去,爆发出的生产力难以想象。

    而诸葛亮和孙权,因此动摇了根基。人口的锐减,让他们统治下的地域,百里无人烟,经济粮食生产能力锐减,同时,募兵也开始困难。

    各地诸侯为了不成为光杆司令,不得不闭关锁国,以防止再有迁徙事件的发生。

    对于程闵来说,大势,是在向好的方面发展。

    但他拿出粮食换百姓后,不得不面临一个十分艰难的困境,那就是没有粮食了。

    没有粮食就没有办法打仗了,而许昌城内粮食充足的十万敌人,就会想一颗钉子一般,死死钉在他的腹地。并且,粮食充足的敌人,可以随时出击,从而从钉子演化成尖刀……。

    弘威二年十月。

    程军黄忠部,拿下了函谷关。程军徐荣部拿下宛城的同时,也拿下了武关。

    至此,程闵可以说已经统一了中原。

    由于程闵在许昌,用粮食换三十万百姓的义举,让他在新得到的中原各州拥有了巨大的人望。中原百姓,很快溶入到了程闵的统治下。因此,中原各地的战后重建步上正轨。

    人们欢天喜地,第一次在自己的土地上,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生产自救运动。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曹丕西逃入长安,调集了五万大军后,守住了长安最后的防线潼关。

    自此,程闵雄踞八州之地,震荡天下。世人皆知,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但是,许昌城,依旧像一把尖刀一样,狠狠插在程闵八州之地的要害,并随时能够令他伤筋动骨。

    因此,程闵无法返回邺都朝廷,无法亲自主持战后各地安定的事宜。然而他依旧飞鸽传书,又令留守邺都的荀彧将朝廷奏章汇总,送来军前批示。

    一千八百年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