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3节 (第2/3页)
、穿的、用的,也能讲究起来。 他们家骨子里的那种讲究,还是改不了的,比如沈淑君一时没忍住,还给外孙女做的棉袄上绣了朵花。 绣完又觉得不好,会被说追求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她就绣成一朵向日葵,然后一个红太阳,寓意祖国花朵向太阳。 结果周七七一穿上,就在先锋大队先引起一阵潮流,小孩子们都要这么来上一幅画。 这会儿周七七穿着来莫家沟,还在路上引得小孩子们满脸羡慕呢。 晚上一家人坐在炕上聊天,周七七和小八姐弟俩靠在一起看傅臻和邱磊帮他们新收集的连环画《智取威虎山》。 讲了一些村里的事儿,沈淑君颇有感触道:“不论什么时候,总归要读书识字的,哪怕不为考学就为咱自己用,过好日子也是要的。你们都记住,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孩子们读书识字,实在不行哪怕自己教呢。” 几个孩子都答应。 现在莫应斐自己在爹娘身边,莫树杰和沈淑君两人空了也教他识字。 虽然没有哥哥弟弟那么出色,但在普通人里也算不错的,写写画画算算,也能独当一面。 “这会儿城里都是子承父业,其他的也是。要是二弟学好了,以后也能在队里当个会计。”沈淑君还是挺满意的。 怎么也比纯下地强! 莫茹看小弟一个人默默地坐在那里,就知道他肯定又有什么事儿呢,“小弟,你这是想大哥了吗?” 莫应熠笑了笑,“当然想啊,大哥都有五六年没回来了。” 莫应棠自从走了以后就没回来过,但是每三个月他都往家寄一次钱,都寄给莫茹,让莫茹和娘一人一半。 莫茹都给沈淑君送来,毕竟她自己不缺钱。 不过沈淑君还是让她留下一半,说弟弟的心意,做jiejie的就坦然受着,他现在没媳妇呢,给jiejie也应该的。 莫茹只好攒着,以后娶媳妇再给他。 说起莫应棠大家就聊几句,莫树杰关心的是他在部队的表现,沈淑君关心的是什么时候能回来探亲,等回来的时候一定要物色个媳妇结婚。 莫应棠比jiejie莫茹小两岁,今年也有21虚岁。 一般青年十八/九家里就开始给张罗婚事,二十左右就结婚。不过自从三年饥荒以后,政府又开始提倡晚婚,建议男青年不要小于23岁,女青年不要小于22岁,甚至有些地方,还建议男人25岁。 现在学大寨、学雷锋、学解放军,有些人以身作则,二十八/九岁还不肯结婚呢。 不过那些人都是比较特别另类的,一般大众还是因循守旧的,到年龄就急着给孩子张罗婚事,沈淑君也不例外。 聊了一会儿莫应棠的事儿,话题就转到莫应熠身上。 他又有新情况,自己拿不定主意,考虑了很久,决定还是跟家里人商量一下。 “我说的那个教生物的邓老师,上一次他老师从省大过来,他跟老师推荐了我。” “挺好啊,然后呢?”莫茹问。 “那位袁老师邀请我去省大附中学习。”莫应熠表情有点犯愁。 沈淑君道:“这不是挺好吗?有啥可愁的?” 莫应熠看了她一眼,“娘,你不懂。” 沈淑君笑,“你上了几年学,我就不懂了?那你说说。” 莫应熠看了他爹和jiejie一眼,道:“我还想去北京上大学呢。” 莫茹知道他的意思,要是去了省大附中,虽然可以近距离和省大的教授们学习,但是也意味着他必须要考省大的专业,而且还是生物专业。 可他还想去北京呢! 当初他可是夸下海口的。 莫树杰道:“回头你姐夫来,问问你姐夫啥意思,你姐夫见多识广,有主意。” 莫应熠点点头。 莫茹道:“你姐夫也白扯,这事儿还是你自己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