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3 章| 了尘缘孙膑归隐 说仁政孟轲游齐 (第9/13页)
这儿出海了。” “为什么不在渔家上船,非要到这儿?”飞刀邹问道。 “不知道,是主公要求的。主公让我们驱车沿着海滩走,走到这块石头上,主公说,就让他们把船开到这儿!” 苏秦从山顶望下去,果见那块巨石位置绝佳,面向正东,太阳初升之处。再看这地势,真就是状如灵芝,根植于陆地。 夜幕罩苍茫。 一叶带有三片帆的渔船在大海里游弋。 船篷里传出瑞梅的声音:“先生,我望到烟火了,从午时一直燃到现在。” 孙膑的声音:“是苏兄。” 瑞梅的声音:“天哪,苏兄他……竟然一路追到这儿!” 孙膑的声音:“唉。” 瑞梅的声音:“要不,我们回去吧?” 孙膑的声音:“既然出海了,怎么能回呢?” 瑞梅的声音:“先生……” 孙膑的声音:“夫人,我们的笙箫放哪儿了?” 瑞梅的声音:“在这儿呢!” 孙膑的声音:“我们吹一曲好吗?为先生,为大师兄,为蝉儿师姐,为苏兄,为张兄,为庞兄,为岸上所有的人……” 清静的海面上响起笙箫合奏。 星光灿烂,帆影渐远。 薛地无战事了,滕公松下一气,但孟夫子显然不想回家,依旧守在滕城,或游于野,或待于馆。游于野时,孟夫子喜欢一个人闲荡;若是待在馆中,主要就是应答弟子。 孟夫子在滕一住月余,陆续又跟来几个弟子,加之滕地也有闻名求学的,几乎天天都有新弟子上门。 孟夫子乐于享受这种弟子盈门的感觉。只要客人到访,孟夫子就会眉开眼笑,正襟端坐,悉心教诲。 这日错午,孟夫子正欲午睡,门外车马声响,一个衣裘之人款款下车,身后跟着三个侍从。弟子公都子出迎,见是腾文公的胞弟公子更,赶忙揖礼。 “夫子可在?”公子更略略回礼,指一下馆舍。 “夫子在。”公都子应道。 “禀报夫子,姬更有惑,求教于夫子!” “公子请!”公都子礼让。 姬更也不客气,大步入内。三个仆从紧跟于后。 公都子跟至客堂,将公子更礼让于客席,入内禀报孟夫子。 孟夫子尚未入睡,前面的声音一一灌进他的耳里,待公都子进来,故意打起呼噜。 孟夫子睡觉一般不打呼噜,尤其是午睡,不过是小盹一会儿。这辰光听到呼噜声,公都子晓得是孟夫子不想见客,遂踅回客厅,抱歉地笑笑,报说孟夫子正在午睡,沏茶斟水,待以上宾之礼。 听闻公子更到访,万章、公孙丑诸弟子也都过来见客。 孟夫子睡足一个时辰,总算姗姗出来。 公子更起身施礼,孟夫子回过礼,走到主位,端坐于席。 “请问夫子,”公子更拱手,“在下有惑。” “你是何人?”孟夫子道。 “咦,”公子更震惊,“在下是姬更呀,公子更!” “夫子不知公子更!”孟夫子道。 “这……”公子更面上搁不住了,“在下是……是滕公的胞弟呀,我们常在宫里见面!” “哦,是吗?”孟夫子似是想起来了,盯住他,“说吧,你来此何事?” “在下有惑。” “何惑?” “楚人兴师动众,为何不战而撤?是楚人惧齐人吗?若惧,为何兴兵?若不惧,齐人未至,楚人为何先退?”公子更一口气问完,一脸热切地望着孟夫子。 孟夫子笑而不语。 “夫子?”公子更又候一时,见孟夫子仍未解答,急了。 “请问公子,还有何事?”孟夫子问道。 “没……没了。”公子更一脸惶惑。 孟夫子转对万章:“公子无事了,送客!” 万章上前揖礼,做出送客姿势。 “夫子,”公子更脸色涨红,“在下……在下之惑……” “更公子,请!”万章再揖,朝馆门伸手。 公子更一脸尴尬地起身,出门。三个仆从紧跟于后。 待车马离开,公都子一脸不解地盯住孟夫子:“滕更问惑,先生为何不答?” 众弟子也都望着他。 “呵呵呵,”孟夫子脸上浮出笑,环视诸弟子,“你们都想知道原因哪!”笑容敛起,“为师有五不答:恃贵而问,不答;恃贤而问,不答;恃勋而问,不答;恃长而问,不答;恃故旧而问,不答。凡此五种,滕更就占两个。” 众人面面相觑,又纷纷点头。 “你们几个可有惑?”孟夫子心情大好,主动求问。 “请问夫子,”公孙丑起立,拱手礼道,“假定由夫子掌柄齐国,能复建管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