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3 章| 了尘缘孙膑归隐 说仁政孟轲游齐 (第8/13页)
自觉地重复。 “就秦地墨者追踪,”屈将子略顿一下,盯住苏秦,“在此处出入的神秘秦人多与山东列国有关,其中魏国最多,楚国次之。” “嗯。”苏秦断言,“这儿当是秦人的间者营地,看来,秦公并吞天下的野心昭然若揭矣。” “从魏国太子之死看,秦国间者无所不用其极,老朽提请苏子当心安危!” “谢前辈关切!”苏秦拱手。 二人正在议论如何防范秦国间者,信使上门,将一封书信呈交苏秦。 苏秦拆信看完,大叫:“邹兄,快,备车!” 苏秦一行快马加鞭驰至甄邑,在孙膑宅前停下。 家宰迎出,告诉苏秦,主公一家于旬日之前就走了,说是外出访友,并说给他留下一个包裹。 家宰带苏秦走进孙膑书房,果见案上放着一个包裹。苏秦打开,是两册竹简,一册是孙膑凭记忆抄写的《孙子兵法》,另一册是他自己写下的用兵体悟。 两捆竹简上另外摆着两条简,上写:苏兄,并张兄,见此简时,膑已携妻并子女往投云深之处,子虚愿境。祝二位相辅相成,心想事成。切切勿念。愚弟孙膑。 “云深之处,子虚愿境?”苏秦自语几声,猛地想起淳于髡讲给 他盗窃孙膑时为他起名公子虚的事,急问家宰:“军师是否往北去了?” “正是,”家宰应道,“小人送至北门,望着车马走远,一直走到看不见。” “有谁跟从军师?” “没有别人,只有两个御手。对了,主公说是出个远门,选了最好的马,带了好多日用,将一辆驷马大车装得满满的,另一辆坐人。” “邹兄,”苏秦转对飞刀邹,“换驷马,朝北,走马陵道,过高唐!” 飞刀邹换了驷马之车,精选四匹马,载着苏秦一路向北急驰,过马陵道后,在驿站处果然探到孙膑一行旬日之前在此歇脚,遂继续向北,沿途边走边问,凡是途中驿站,尽皆访出孙膑。 追踪十余日,苏秦换马三次,过临淄,沿淄水向北,至海边,再沿海边衢道向东,直达不夜邑。不夜邑是古代的莱国核心。莱国为子国,春秋时为齐所灭。此邑为莱子所置,因日出于东,此地迎日早,莱子名之曰不夜邑,沿用下来。 在不夜邑歇脚时,苏秦再次访到孙膑一家的踪迹,说是他们离开不过七日。十几日来,苏秦已经追回八日,看来孙膑一家走得并不急切。 因天色已迟,苏秦也赶累了,遂在驿站里歇过一宿,翌日天亮动身,继续往东追寻。 路况越来越差,途中还要涉过几条河道,苏秦又走四日,方才抵达目的地,芝罘山。 罘为屏障,芝即灵芝,芝罘山即灵芝环绕的仙山。在鬼谷时,苏秦读过《山海经》,还是孙膑推荐给他的。据《山海经》所载,有“大人”居于“蓬莱山”,“蓬莱山在海中”等句。“大人”即“仙人”,山上有各种仙草,大人食之不死。而要抵达蓬莱山,则必经由芝罘山。山不高,但深入大海,状如灵芝。海风朔朔,惊涛拍岸,碧蓝一望无际,从未见过大海的苏秦与飞刀邹皆被震撼。 四周无人,只有一片寂寞。 二人正在海边寻觅,飞刀邹急叫:“主公,看!” 苏秦望过去,远处现出两辆辎车,沿岸边滩头朝他们驰过来。 飞刀邹驱车驰向滩头,迎上。 车辆驰近,飞刀邹认出御手,果然是孙膑的车马。 然而,车中空空荡荡。 “军师他们呢?”苏秦急问。 “海里去了。”御手指向大海。 “几时出海的?” “就刚才,约有一个时辰!” “快!”苏秦扬手,指向前方,“带我们过去,到他们出海的地方!” 两个御手掉转车头,带他们沿沙滩驰回。 孙膑一家出海的地方到了,是一块巨大的礁石。 苏秦站在石上,看向海面。 海面茫茫,一片汪洋,莫说是船,连海鸟也没一只。 “苏大人,”御手甲指着远处,“我俩就站在这儿,一直望不到船影,才往回走的!” “快,到山顶,点火,烧烟!”苏秦想到什么,飞奔上山,疯了般拨起枯树叶来。 飞刀邹与两个御手全都动起来,不一时,弄出一大堆树叶。 飞刀邹拿火绳燃着,火燃起来,烟升上去。 树叶越来越多,烟柱越来越大,越升越高。 “哪儿来的船?”苏秦看向两个御手。 “主公买的。”御手甲应道,“我们一到,主公就给我们金子,让我们买船,要最大的带帆的渔船。我们寻了两天,才买到一艘,连同两个经常出远海的渔夫,一共是三十金。今儿一大早,主公就让渔家将船划到这儿,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