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76节 (第3/3页)
骗先帝,让严嵩失势。” 蓝道行平静的道:“严世蕃设计将我关押至刑部,又让鄢懋卿对我用刑,许我黄金千两,要我供出此时与徐阶有关。” 时过境迁,这事儿与徐阶有没有关系已经不重要了。只是朱翊钧实在有些好奇:“此事究竟与徐阶有没有关系?” 蓝道行没有正面回答,只说:“从草民入宫,期间种种,都是与夫山一同谋划。” 原来这里面还有何心隐的一份功劳。 朱翊钧居高临下的看他一眼:“就不怕朕治你们个欺君之罪?” 蓝道行却道:“陛下不会。” “怎么不会?” “陛下乃仙君下凡,大明之祥瑞。” 朱翊钧出生那会儿,他就拿这话哄世宗开心。 朱翊钧倒也不跟他计较:“接着说。” 蓝道行仍旧跪在地上:“那晚,严世蕃和鄢懋卿本欲取我性命。黄公公突然来到狱中,说先帝绕我不死,将我逐出京城。” “谢恩时他说,要谢就谢小皇孙,也就是陛下您,当年是您救了我一命。” 黄公公就是世宗的伴读黄锦。 朱翊钧回忆了一下,蓝道行入狱 前后发生过一件事,皇爷爷服用了道士进献的仙丹,在大玄都殿病倒了。他在身边伴驾,却发现那群道士里没有蓝道行的身影,便向皇爷爷提了一嘴,说是没见过之间那个神仙。 当时他只是总听世宗称呼蓝道行为蓝神仙,也跟着这么叫,世宗却误会了。 朱翊钧好奇问道:“那你究竟是道士,还是心学传人?” 蓝道行答:“道士也好,心学传人也罢,草民的本愿从未改变——适向人间世,时复济苍生。” “适向人间世,时复济苍生。”朱翊钧点点头,“说得好。” 他屈起大长腿,手指在膝盖上敲了两下:“蓝道行。” “草民在。” “除了太上老君和王守仁,还有一个人你可以信。” 蓝道行会意,伏下身磕头:“但凭陛下吩咐。” “起来吧。”朱翊钧站起身往回走,“你善观箕斗星术,又通晓王门心学,正好,朕有些问题需要你解惑。” 就这样,他把蓝道行带离了求仁书院,只说有问题要他答疑,却不说具体让他做什么。 既然已经到了德安府,身为三世孙,朱翊钧理应去一趟安陆,祭奠睿宗皇帝的显陵。 世宗当年南巡,发现显陵地宫渗水严重,于是在后方修建了另一座宝城和地宫,两座宝城中间以瑶台相连,形成了帝王陵墓中独一无二的格局。 朱翊钧按照祭祀祖宗的礼仪,亲自拜谒曾祖父、曾祖母,也代皇爷爷和父皇上香叩拜。 祭祀显陵免不了要向当地县衙、府衙透露身份,就连湖广巡抚王之垣也连夜从武昌赶了过来。 府尹王之垣是张居正的学生,正好,朱翊钧有话要问他:“那个何心隐是怎么回事?” 王之垣跪在地上,一听到何心隐的名字,眼里就露出了杀意:“何心隐敢倡乱道,惑世诬民,多次污蔑朝廷,对陛下不敬,臣立即派人前去捉拿!” 朱翊钧问:“你把人抓来,打算如何处置?” “……” 这个问题倒是难住了王之垣,人都抓了,怎么处置还不是官服说了算,或押入大牢,或乱棍打死,一劳永逸。 朱翊钧又问:“你可到现场听过他讲学?” 王之垣被他问懵了:“不曾。” “你知道他一场讲学有多少人去听?” “臣,不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