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4页 (第2/2页)
面食糕饼,无疑是瞬间令人垂涎三尺、茅塞顿开——他们也可以尝试! 傅有珩自然是赚得盆满钵满,每日的出摊进账都不会少于一个银锭,他收档回到县衙后,马不停蹄就到厨院教着厨院的伙计们做新菜式。 裴夫人闲不住,也跟着到厨院旁观学习,她知道入冬后县衙衙役小吏们空闲下来,还与裴知县借了好几人干活儿。 “有珩,这一桶米浆是要做什么?”裴夫人好奇道。 “裴夫人,我们做米粉条,这粉条可以蒸、煮、炒,口感丝滑细腻。”傅有珩说道,“在这之前,还得和弄一番。” 往米浆中不断加入晒干的淀粉,几个男人不断搅拌和弄,老半天后,黏黏糊糊的米糊渐渐变得光滑成团不沾手。 裴傲跟在傅有珩身边忙活,他提前在[食坊]中见过米丝、粉条的样子,此刻是兴致高昂地准备材料,叫人抬出一大口锅,里面是烧开的水,另一个大木盆则盛了满满的冷水。 “珩哥,我来试试。”裴傲拿着木头圆盆,它与普通盆钵不同,底部是密密麻麻的小孔洞,是傅有珩特地找老木工制成漏勺的模样,用以手工制作粉条。 “好,我给你加粉团,若是累了就换人。”傅有珩往木盆里加上粉团,裴傲则不断用手拍击着光滑厚重的粉团,周围的人们都凝神观看。 “哇啊!”裴叡仰着小脑袋,率先就看见了从木盆孔洞里挤垂出来的好几十条细□□条,不免惊喜出声,他可馋珩哥做的食物,每当一有空就前来看看。 那雪白细长的粉条密密麻麻垂坠下来,落入沸水中很快就被烫熟了成型,厨娘用勺子捞起一圈又一圈卷挂在长棍上,随即放入冷水中冷却降温,这样经过反复和弄捶打的米团烫出来的粉条口感一定细滑有弹性。 裴夫人见了也惊叹连连:“这甚是奇妙,有珩你懂得真多。”她不由得佩服地望向这青年,傲儿跟着他也学了不少学堂里学不到的知识。 “夫人您过奖了。”傅有珩笑笑,示意赵五等人也上前来一同做粉条。他一次定制了不少大木漏勺,以后做绿豆粉丝、红薯粉条等等都能用上。 有了他们二人做示范和指点,家厨们学起来飞快,厨院里十几人忙活得不亦乐乎。 冷却后的粉条挂在阴凉通风的屋檐下晾晒,能存放好几日,趁着粉条新鲜,水分一滤干,傅有珩当下决定做几道菜给大伙儿尝尝。 蔬菜收获那日,他从山庄里运了好几车到县衙的地窖里存放着,当做是送给裴傲一家过冬的小心意,取了几颗包菜和一根胡萝卜切丝,打散鸡蛋、搅拌均匀,用上一小块厨院备好的rou剁碎,浇上花生油和酱油抓腌。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