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6页 (第2/2页)
明灯回来,她说:“放灯可以许愿,就许你们乡试高中好了,两位举人老爷搭把手?” 她让文靖安和陈崇章两位举人老爷帮忙点灯,自己跟即将放飞的孔明灯拜了拜,嘴里念念有词,听不清说的是什么,大概率是二舅妈教她的咒语。 放完灯她又拉着文靖安和陈崇章下楼,跟在游行队伍后边,一个个看那些带着面具、穿着奇装异服的游神般的人。 热闹到了深夜才散去,经过这一番五光十色的消遣玩乐,文靖安都差点不敢相信自己今天早上还在考场里奋笔疾书,可不是?城里热闹如斯,贡院那边却是一片死寂,乡试要到明日傍晚才正式结束! 两相对比,不免有种诡秘的氛围感。 压力都在这一夜宣泄,纵情声色,尽情玩乐,这一夜过后,他们就要等待乡试的发榜了。 第101章 旅途 千山阅尽终有尽处 乡试发榜关系重大、流程复杂,十六日晚正式结束乡试之后,朝廷钦派的正、副考官开始着手主持改卷工作,这里边要动用至少数百人的庞大队伍,除了阅卷官还有誊录官、对读官以及各种打下手的杂官,其中誊录官人数最多,任务也最重。 因为考卷有了弥封官的糊名还不够,这些糊名的考卷不能直接送到阅卷官手里,中间还需要过一道流程,就是由誊录官把考卷重新抄一遍,阅卷官只能看到誊录官抄录的副本,而无法直接看到考生的正卷。 平州、云州和蒙州三州合计上万考生,每个考生参加三场考试便有三份卷子,那一共就有至少九万份卷子,要将这些卷子一字不漏原样抄下来,可想而知得花费多少人力物力! 按照往年的规矩,乡试发榜一般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最快也要到九月上旬。 因此乡试完成之后,各州考生最多在安庆城游玩几日,随后在各州府学官的组织下返回家乡。 文靖安同样收到了消息,申知府派人过来询问他们是否需要随同北昌府的队伍一起返回云州,并说官府会提供驿马和渡船,且有专门的官差陪同护送。 回去还是留下,这对文靖安来说是一个问题。 他和陈崇章、文妙安商量之后决定择日出发,不过不是回云州而是直接去京城。 他们是打算这样的,如果这次乡试通过,直接去京城就可以提前备考明年三月的会试,如果乡试没通过,直接去京城就当拜访林宁宴,顺便见识一番大盛帝京的繁华。 但问题在于第一个如果,如果他们乡试通过了,那是要在云州参加一系列繁琐的仪式的,通过乡试的新举人要集合拜见两位主、副考官,即便这两位考官和他们八辈子打不着一竿子,新举人也要跟考官行弟子之礼,然后参加“鹿鸣宴”,再到文庙祭拜孔子,面向帝京感谢天子等等。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