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90章 朝堂之争 (第1/4页)
武懿宗、武怀道等武氏一族;苏庆节、李思文、诸葛三元、娄师德等武氏一党都纷纷出列附议。 中书侍郎戴至德、吏部尚书郝处俊、千牛卫将军齐丰等东宫党齐齐望向岑长倩,希望他出面阻止。 岑长倩却视而不见,一声不吭。 便在这时,忽听一道严肃的声音响起。 “老臣以为不妥!” 众臣循声望去,只见门外一名老者在人搀扶下进来了,正是中书令刘仁轨。 刘仁轨推开搀扶他的人,一步一步走了过来,在群臣身上一一扫过,横眉怒目,大声道: “先皇临终时怎么说的,让诸位帮助陛下、辅佐陛下。如今先皇灵枢还在含元殿,你等便开始欺压新君,你等将来死后,有何面目去见先皇?” 苏定方冷冷道:“刘公,先皇临终前也说过,有军政大事不决者,由太后处理。” “但先皇没说过让太后开朝会!” 苏定方哼道:“先皇临终时能说几句话?难道非要面面俱到才行?” “苏定方,你这是胡搅蛮缠!” 苏定方大怒,正要反唇相讥,李勣拉住他,微笑道:“刘公,你说先皇没有让太后开朝会,所以太后就不能开,对吗?” 刘仁轨昂然道:“不错。” 李勣道:“照你这么说,先皇也没有让陛下另立皇后,那陛下也不能策立侧妃为后。” 刘仁轨沉声道:“是的,老臣也反对陛下另立皇后。” 李勣道:“那刘公以为,陛下另立皇后是错的了?” 刘仁轨迟疑了一下,点头道:“是的。” 李勣道:“那陛下要一意孤行,我们该当如何?” 刘仁轨昂首道:“自然死谏到底!” 李勣冷然道:“死谏的话就有用吗?而且我们只有一条命,这次谏死了,下次陛下又要做些违背规制的事,又怎么办?” 刘仁轨咬牙道:“我等若是苦谏,一定能劝得陛下收回成命!” 苏定方嗤笑一声,道:“刘仁轨,这句话你是凭着良心说的吗?” 刘仁轨怔了怔,没有回答。 李勣冷冷道:“刘公,今日若没有太后殿下出面,谁有把握劝住陛下?” 刘仁轨看向李弘,他曾多次劝说李弘驱走那名突厥女子,李弘就是不听。 由此可见,倘若李弘要坚持其他事情,他也未必能阻止。 他是个坦荡之人,心中想透后,便不愿做违心之言,说道:“不错,老臣劝不住陛下。” 李勣追问道:“那刘公还反对此事吗?” 刘仁轨沉默良久,暗道:“李勣拿住我话头,若是再反对,胡搅蛮缠的就是我自己了。”叹了口气道:“老臣无异议。” 李弘惶急道:“老中书!” 刘仁轨苦笑一声,道:“陛下,您当初若是听了老臣谏言,赶走那突厥女子,何有今日之事!” 武媚微笑道:“来人,给刘卿赐座。” 刘仁轨在武承嗣对面坐下,朝会继续进行。 众臣商议着太后朝会间隔,一番争论下,由武承嗣最后一言拍定,九天一会,朝会时间定在每月沐假日前一天。 昨日朝会匆匆而散,本有许多大事还未决断,其中一项最重要的便是官员调动。 李治归天后,按照朝廷旧例,老臣必须主动提出告老辞官,如果新皇挽留,才能留下。 新皇若是不留,就只能挪开屁股,让给别人。 一朝天子一朝臣便是这个道理。 刘仁轨、李勣、苏定方、诸葛三元等年老官员纷纷出列,向皇帝请辞。 李弘还没说话,武媚便道:“众卿皆是国之栋梁,如今新君继位,正需各位全力辅佐,怎能辞官只顾自己去享清福?本宫不准!” 一句话便将所有老臣留了下来。 武承嗣见大事已定,起身出列道:“启禀太后殿下,您让臣调查的事情,臣已全部调查完毕,国库被盗的财物,已重新归入国库。” 太府卿跟着出列道:“昨夜和今晨,周王殿下共从宫外运入左藏库两笔款项,折合铜钱四百六十万贯。” 群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