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68章 李治病危 (第1/4页)
武承嗣摇头笑了笑,道:“就是因为这个蔡阳,侄儿一直深受困扰,开始还以为整件事是他在背后谋划!” 武媚皱眉道:“萧韦两家都是京兆世族,薛家却是山东世族,他们三家怎么走到一起的?” 武承嗣当即将十年前的事说了。 武媚听完后,表情变得极为凝重,沉默了许久后,方缓缓道:“这些大世族并不易对付,对他们下手之前,本宫还需做些布置。” 武承嗣微微一惊,以武媚如今的权势手腕,竟也说出这种话,这说明大世族比他想象的还要难对付。 武媚似乎看出他的想法,解释道: “对付他们与对付普通官员不同,他们多年积累,早已在朝中盘根错节。就像树干上的蔓藤,若是摘取不慎,可能伤到主干。” 武承嗣道:“您的意思是,冒然对他们动手,会对朝廷产生冲击。” 武媚凝重道:“不止是庙堂内,十年前本宫和陛下就清算过他们一次,当时全城物价飞涨,商贾逃窜,到处一片混乱!这次可不能旧事重演。” 武承嗣想起蔡阳那个组织,再加上韦家的众多产业。 倘若他们做困兽之斗,虽难免覆灭结果,但也能给国家造成严重危害。 “姑母,那咱们何时对他们动手?”他问。 武媚走了两步,说道: “先等一个月吧,本宫先剪除他们三家的羽翼,再从洛阳调动物资过来,防止民生受到冲击。 一个月后,本宫就以今日刺杀之事为由,将他们抓捕讯问,你再带人抄了他们三家府邸,将三家财物全部充入国库。” 武承嗣连连点头,既然知道三家是盗取国库主谋,也不必非等找到他们盗取国库证据后,再抓捕他们。 先抓起来,将钱拿回来,再慢慢审问国库的事也一样。 便在这时,谢瑶环来报,说武承嗣亲卫求见。 那亲卫入殿后,先向武媚行了一礼,然后说道:“殿下,那些吐蕃人已经逃离长安城了。” 武承嗣眉头一皱,倒也并不太吃惊。 无论刺杀成功与否,暗道一定会被发现,吐蕃喇嘛必然是最大嫌疑人,他们当然会逃跑。 他想了想,正要命亲卫带着金吾卫出城追捕,忽然间,又想到一事,眉头不禁皱起。 武媚疑惑道:“承嗣,怎么了?本宫没记错的话,那些喇嘛与大慈恩寺的比试,是今天才结束的,他们应该逃不远吧。” 武承嗣道:“姑母,若是平日,派金吾卫出城抓捕,应该很容易将他们抓回来,可是现在——” 武媚思维灵敏,一点就透。 现在是十二月,马上就到万国来朝的日子,从长安通往西边的路上尽是各国使节。 在如此多外邦人中捉拿吐蕃人,难度骤加了十几倍。 而且那些使节都是来朝拜大唐,不能为了抓捕吐蕃人,将他们都抓起来查问。 “这些蛮贼,想必早就想好了这点。”她冷着脸道。 武承嗣暗哼一声,难怪那些吐蕃人敢同意这场刺杀,原来并不是他们不怕死,而是早想好了退路。 武媚想了一会,说道:“承嗣,无论如何,派金吾卫出城搜捕一下吧。” 武承嗣道:“是。” 武媚继续道:“如果真抓不到,咱们就找几个和尚装成吐蕃喇嘛,一个月后,就让他们指认萧韦薛三家。” 武承嗣愣了一下,点了点头。 不愧是武则天,栽赃一套玩的驾轻就熟,对方做贼心虚,这一招应该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武承嗣想了想,道:“姑母,有件事侄儿觉得需要防备。” 武媚瞥了他一眼,道:“你是想说薛贤妃吧?” 武承嗣郑重道:“不仅是她,还有城阳公主,她们两人都对陛下有极大的影响力,咱们需得防止她们在陛下那里进谗言。” 武媚双臂一抬,抖了抖长袖,凤眸中闪着冷光,道:“你不必担心,有本宫在,宫内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武承嗣瞧见她自信满满的样子,也不再多言。武媚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宫斗技能早就升满,这点确实不用担心。 沉默了一会后,他又道:“姑母,侄儿听说陛下近来头痛病越来越严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