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64章 李治的口谕 (第4/4页)
窥基跟着向那喇嘛看去,咬着牙道:“师傅,您认识他吗?” 玄奘点头道:“他是当年天竺第一高手,因不愿让我将天竺佛学带回大唐,找我斗了三次,为师差点死在他手中。” 窥基深吸一口气,终于认识到这次比试的重要性。 对方如果让这喇嘛对上玄奘,也有机会取胜。 但他们宁愿丢些脸面,也采用了更稳妥的策略,由此可见,他们对这场比试势在必得。 “师傅,那第三场……您有把握吗?”窥基咬着牙道。 玄奘摇了摇头,道:“咱们全力以赴就是。” 中午时分,众宾客都离开佛寺,在附近的客栈茶楼用午膳。武承嗣受玄奘邀请,在寺中吃了顿素斋。 午时过后,钟声响起,第三场比试终于开始。 武承嗣和众宾客来到那排精致的禅房外,禅房共有五间,比试场地是最右边的两间。 这次比的是坐禅,而且是室内坐。 据说最厉害的僧人,能坐上三天三夜,甚至有僧人直接坐化了。 大慈恩寺上阵的依然是玄奘,吐蕃方面派出的却是一名中年喇嘛。 这喇嘛脸上、手臂上乌漆墨黑,尽是泥渍,仿佛在泥地里打过滚。 西域喇嘛中有种苦行僧,会故意选择去过最艰苦的生活,浑身脏兮兮的,也并不算奇怪。 也不知是不是怕大慈恩寺的和尚作弊,吐蕃喇嘛主动要求挑选禅房。 玄奘答应了,让他们挑选了靠左的一间。 挑选完后,吐蕃喇嘛仍不放心,又派人去最右那间禅房仔细检查,要瞧瞧对方有没有暗藏着水或者食物。 检查完毕后,莲花生道:“玄奘大师,这次比试对我国至关重要,还请允许小僧一个请求。” 玄奘大师道:“不知上师有何要求?” 莲花生道:“我吐蕃僧只有对着佛像时,才能坐禅坐的最久。小僧希望抬一座佛像进去,还请应允。” 玄奘沉吟半晌,道:“可以,不过佛像需得检查。” 莲花生道:“那是自然。”吩咐一声下去,没一会,四名喇嘛抬着一座一人高的佛像过来了。 这是座弥勒佛,胖乎乎的,佛像手上还拿着一把芭蕉小扇。 玄奘检查的十分仔细,直到确认佛像上没有能藏东西的地方后,方才同意对方将佛像抬入内。 便在这时,远处忽然走来一群千牛卫和太监,领头的是李治身边的内侍省监魏东福。 魏东福本来昂首挺胸,颇为倨傲。然瞧见武承嗣后,脸色一变,快步过来见了个礼。 “老奴拜见周王殿下!” “魏总管不必多礼,你来此间,所为何事?” “老奴奉旨来找玄奘大师。” 说着转头对玄奘道:“玄奘大师,贵寺与吐蕃喇嘛论佛之事,陛下也有耳闻,特让本监来传一道口谕。” 玄奘带着所有僧人跪倒在地,道:“贫僧等拜听圣谕。” 围观宾客全部跪倒在地,武承嗣亲王之尊,只需躬身。除他之外,宾客中也有一人只躬身不下跪。 魏东福正要开口,武承嗣忽然道:“且慢。”凝望着吐蕃喇嘛,道:“你等为何不跪?” 莲花生苦着脸道:“王爷请见谅,我等是吐蕃子民,只拜吐蕃国君。” 武承嗣冷冷道:“在我大唐土地上,只遵循大唐律法,若是公然违法,就别怪本王不给你们留情面了。” 那名天竺第一高手脸现怒容,正要开口,莲花生急忙拉住他,苦笑道:“王爷既如此说,我等遵命就是。”带着众喇嘛跪下。 武承嗣这才对魏东福道:“魏公公,可以传口谕了。” 魏东福微笑道:“是。”昂首挺胸,大声道: “陛下口谕:倘若大慈恩寺能在论战中击败外僧,朕将册封大慈恩寺为长安第一寺。” 玄奘又惊又喜,拱手道:“恭领圣谕。” 莲花生慢慢站起身,淡淡道:“玄奘上师,可以开始了吗?” 玄奘点了点头,率先进入他那间禅房,吐蕃喇嘛紧跟着进入禅房。 随后,大慈恩寺的和尚围成一圈,坐在玄奘门外,吐蕃喇嘛围成一圈,坐在自家喇嘛门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