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24章 躺枪的武三思 (第3/3页)
哼道:“藤原阁下,在下以为汪卫的作用并不比这个武三思小。” 藤原凝视着他,道:“如今武三思抓都抓来了,汪卫也已经暴露,你再说这种话还有什么用?” 大岛沉默了许久,叹了口气,道:“汪卫知道我们在登州的据点,留在这里已经不安全了,咱们还是赶紧回倭国吧。” 藤原正要说话,忽然间,一名倭国人慌里慌张的进入仓库,说道:“藤原阁下,不好了,唐朝官府搜索过来了。” 藤原当机立断道:“大岛,你带上你的家将去挡住他们,其他人立刻坐船随我撤退。” 大岛目光闪烁,没有立刻答应。 藤原怒吼道:“还不快去,若是此人被唐人夺回去,你们大岛家就是罪人,大海人皇子绝不会放过你们!” 大岛咬了咬牙,拔出腰刀,带着人转身向码头口方向去了。 藤原等人趁机将武三思押上一艘大船,离开码头,驶向了茫茫大海。 …… 十月二十日,韩王和越王带着人率先去了兖州,他们早已掐好时间,故意赶在武承嗣前面。 两日后,武承嗣带着妻子李芷盈、诸葛父子、徐元举再加一队亲卫,出发向兖州而去。 封禅是在十一月十一日,根据武攸暨传来的消息,李治和武媚带领的大队人马,会在月底到达泰山行宫。 十月二十九上午,武承嗣经过七天的奔波,终于来到兖州。 在距离泰山十五里外,官道便设有关卡,普通人无法再入内。 通过关卡,又前行几里,前方官道旁忽然出现一个巨大的祀坛,祀坛下热闹非凡,不少太监、宫女正在往上面搬东西。 马车内,武承嗣盯着那祀坛瞧了一会,发现祀坛上摆放着五色土,向怀里的妻子问道:“芷盈,你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吗?” 李芷盈扶着武承嗣肩膀,抬头瞧了一眼,笑道:“夫君,那应该是圆丘祀坛,又叫“封祀坛”,封禅那日,陛下最先就在这里祭祀。” 武承嗣道:“祭祀时到底是个什么流程,你快和我说说。” 李芷盈趴在他怀里并不起身,娇声道:“我口渴。” 两人这一路天天腻在一起,李芷盈也越来越爱撒娇,武承嗣只好取了水壶,在杯中倒了杯水,喂她喝了。 李芷盈这才说道: “封禅要持续三日,第一日由陛下去“封祭坛”祭天,次日登泰山顶,封玉策于“登封坛”。 第三日到社首山的“降禅坛”祭地神,然后接受文武百官和各国使节朝拜。” 武承嗣点了点头,目光闪烁,似乎在思索什么。 又前行了一阵,马车外传来诸葛南的声音:“殿下,王妃殿下,行宫到了。” 武承嗣扶着李芷盈下了马车,向四周看去。 只见视野前方,出现一排向上的石阶,石阶尽头是一座大门,门楣上写着“泰山行宫”几个鎏金大字。 越过围墙,向山上看去,可以瞧见,葱郁的山林中,坐落着不少金碧辉煌的建筑。 与大明宫相比,这座行宫更像一座度假山庄。 进入行宫后,早有殿中省的官员在此等候,他们将众人按照官职,安排在不同的区域。 武承嗣和李芷盈被安排在距离武媚的坤凤殿不远的一座小殿中。 武承嗣刚坐下休息没一会,便有侍卫来报,说李勣和苏定方来访。 李芷盈立刻去了后宅,武承嗣命人去请二人在大堂等候,然后换了身衣服,洗了把脸。 来到大堂时,两名老者早已在堂内等候多时,二人皆红光满面,看起来精神头不错。 “殿下,扬州的“暗箭”可比得上辽东的“明枪”?”苏定方一见面就打趣。 “自然是比不上的。”武承嗣微笑着拱手道:“苏公,祖父,许久未见,二位身体还安健吗?” 苏定方笑呵呵道:“老夫是越活越年轻,只是老李就不行了,都不敢跟老夫比武了。” 李勣似笑非笑道:“是啊,也不知是谁半个月前从马上摔了下来,老夫在这点上确实比不上。” 苏定方哼了一声,道:“是那匹马吃错了东西,拉了稀,可不是老夫的问题。” 李勣懒得再理他,问道:“承嗣,芷盈呢,她没和你一起来吗?” “她在后面洗澡呢,一进屋就要洗澡。” 苏定方笑道:“老李,你家这孙女怎么和寻常家女子一样,不像我家那孙女,从没那么多麻烦事。” 李勣见他又在武承嗣面前夸自家孙女,没好气道:“莫非你那孙女也和你一样,半个月都不洗澡?” 苏定方怒道:“放屁,我那孙女的容貌可不比你们家的差,而且做事干净利落、不啰嗦,这才称得上是将门虎女!” 武承嗣苦笑道:“我说两位,你们来我不是为了吵架的吧?” 苏定方哼道:“还不是他先说我家孙女的不是。” 李勣懒得再搭理苏定方,沉声道:“承嗣,我们换个能说话的地方。” 武承嗣点头答应了,带着二人来到书房,又命随身亲卫守住门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