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6章 武皇后的心腹干将 (第2/4页)
拢过来两家。” 他继续说道:“如今八大家族都投向了越王,原本保持中立的水军都督杨思俭也与越王来往密切,只有淮南道安抚使周舒亭还保持着中立。” 武承嗣皱眉道:“你这个扬州刺史该不会也被架空了吧?” 袁书同苦笑道:“那倒没有,不过扬州百姓都十分爱戴越王,对刺史府非常排斥,下官可谓举步维艰。” 听到袁书同的处境,武承嗣忽然想起一事。 记得去年淮南道曾经发起民变,后来经狄仁杰调查,是有人在背后故意煽动百姓。 当时,狄仁杰查出来这件事的主谋是火凤社,武承嗣便没有多想。 但现在来看,火凤社背后之人应该是越王指使,他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对付武媚派下来的手下。 武承嗣沉默了一会,问道:“徐元举是怎么回事?你们在扬州多年,怎还会落入别人的算计?” 袁书同咬牙道:“他是上了严家的当,我也被严家给骗了。” 武承嗣平静道:“这样说来,严家之前被你们拉拢也是假的了?” 袁书同握紧五指,道:“是的,他们是奉越王的命令,假装投靠我们。” 顿了一下,他继续道:“事情要从几个月前说起,当时严家商船被海盗打劫,严家便向刺史府捐赠了一笔钱,支持我们打击海盗。” 武承嗣静静听着,并不插话。 袁书同继续道:“当时韩王府也向刺史府捐了一笔钱,希望府衙在城外修桥修路,造福百姓。” 袁书同瞄了武承嗣一眼,低着头道:“本来我们是不想收的,但如果这事让百姓知道,又会加深对刺史府的不满,我和徐长史商议后,只好收下。” “有一天,徐长史拿着严家捐的钱联系了骆家。” “骆家?” “骆家是扬州三大船商之一,他们最擅长造龙船。” 武承嗣点了点头。 “当时消息不知怎么就走漏了,有人造谣说徐长史拿着韩王府捐的钱,拿去送给骆府当彩礼。” 武承嗣微微一惊,道:“彩礼?” 袁书同恨声道:“很早城中就有传言,说徐长史一直很照顾骆家,目的就是为了娶骆家小姐!” 武承嗣摸了摸下巴,道:“徐长史年纪应该不小了吧。” “可不是吗?他女儿都二十岁了,而且他根本就没见过骆家小姐,别人却说他想老牛啃嫩草。” “那他关照骆家的事也是假的了?” “当然是假的,其实是其他船商勾结官员,想要陷害骆家,徐长史只是为骆家主持公道,就被那些人说是关照骆家。” 武承嗣暗暗点头,不用想也知道谣言是谁在背后散布的。 在这扬州,越王和韩王确已经有了颠倒黑白的能力,难怪以武媚的实力,这么久都无法将人安插入扬州。 “当时闻讯的百姓堵住骆家,又将此事告诉韩王府,韩王长子颖川郡王亲自带人冲进骆家,搜到了那笔钱。” “当时徐长史辩解说那笔钱是严家捐献的,谁曾想严家突然反水,否认了此事,越王便严令我将徐长史抓起来。” 苦笑一声,袁书同道:“那种情况下,下官无可奈何,只得将徐长史抓起来。” “后来越王又向朝廷上奏,刑部派了官员过来调查,若非皇后殿下从中施压,只怕徐长史已经被定罪了。” 武承嗣沉吟许久,皱眉道:“那刺史府中应该还有韩王府送来的那笔钱,难道那笔钱不能证明吗?” 袁书同苦笑道:“那笔钱忽然失踪了,后来被颖川郡王带人在徐长史密室中搜到,如今,那笔钱反而成为了徐长史受贿的证据。” 武承嗣叹了口气,道:“这么说来,刺史府也有他们的人了。” 袁书同苦着脸道:“恐怕还不少,下官现在的一举一动,只怕都暴露在他们的目光下,所以平日连门都不敢出。” 武承嗣点了点头,道:“情况我都明白了,你先回去吧,一切行为照旧,有事情我会派人通知你。” 袁书同道:“殿下,您不住进城里吗?您的大都督府已经修建的差不多了。” 武承嗣一摆手道:“不必了,本王更喜欢住在军营,你下去吧。” 袁书同离开后,武承嗣没有再出去,坐在帅帐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