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4章 救援扶余城 (第1/2页)
裴行俭问道:“李元帅和薛大将军两路人马情况如何?” 刘审礼答道:“薛大将军一月中旬便引军东进,一路上并没有遭受太大抵抗,如今已到了鸭绿江北面驻扎。李元帅也于三日前向国内城进军。” “他们可在新城和辽东城留下人马驻防?”裴行俭又问。 “李元帅在新城留下五千人马,薛大将军只留了五百人。” 裴行俭皱了皱眉。 武攸暨挑眉道:“辽东城只留那么点人,要是高丽人走水路突袭的话,岂不是断了他们后路?二哥,咱们要不要提醒一下薛大将军?” 武承嗣还未说话,刘审礼便抢着道:“不可,薛大将军必然是有所考虑才如此布置,我们若是冒然提意见,反而会得罪薛大将军。” 武承嗣颔首道:“刘郎将说的对,我也是这个意思,咱们打好自己的仗就是了,其他两军的事就不必多cao心了。” 说到这,站起身,一脸肃然道:“众将听令!” 众人齐齐站直身。 “由刘审礼领五千步兵,镇守南苏城。” “末将得令。”刘审礼拱手道。 “裴行俭领两万步兵、五千骑兵,带元彪、侯延景、罗素攻打鸭绿城!” “末将得令。”裴行俭、侯延景、元彪、罗素四人齐声道。 “我领两万骑兵,带韩成、黑齿常之、武攸暨驰援扶余城。” 武攸暨三人拱手应命。 军令传达后,各将立即回各自军营做出发准备。 次日清晨,大军分成两支,分别由武承嗣和裴行俭各领一支,分兵向东北和东南方向进军。 离开之前,武承嗣给刘审礼下了一道命令:让他搜集大量的硫磺和硝石,越多越好。 刘审礼虽不明原因,却不敢对武承嗣的军令丝毫大意,立即挑选了两百名军士,专门负责此事。 从西向东的高丽官道上,武承嗣骑兵所过之处,蹄声震天,尘土飞扬。虽然全员都是骑兵,但因道路崎岖,行军速度受到影响。 直到第八日,才到达距离扶余城八十里的永吉城。 永吉城内本来也有一千守军,然而得知来犯唐军有两万铁骑后,早已望风而逃。 武承嗣并未入城,让大军在城西十里外驻扎,再派出大量斥候,打探扶余城情况。 过了两日,斥候接连来报,说乐伯和靺褐人的军队,分别从北门和南门猛攻扶余城,尤其是南门战况,极为惨烈。 帅帐内,黑齿常之进言道:“大将军,他们连日猛攻,士兵必然十分疲惫,咱们趁势攻打乐伯的军队,必能大胜。” 武承嗣沉吟半晌,缓缓道:“别急,再让斥候多打探一下。” …… 扶余城,南门城外,喊杀声震天,一场原始而血腥的攻城战,给大地染上一层赤色。 灰白色的城墙已被染成黑红色,上面搭满了云梯,城墙上飞箭如蝗,木石飞滚,下方几十名士兵扛着根大木柱,不断撞击着城门。 城门后有无数守军堵着,就算木桩再变粗一倍,也很难撞开城门。 距离城门三百丈之外,高丽主将乐伯将长剑插在身前,双手按在剑上,远远眺望着前方的战况。 他是名四十多岁的将领,面无长须,目光冷锐。 在他身后,站着两名穿着白甲和绿甲的副将。 与面目沉静的乐伯不同,这两名副将脸上的表情皆十分痛苦,仿佛有人正在用刀子在他们心口割rou一样。 忽然,一名斥候从后方飞奔而来,说道:“将军,唐军已派出斥候在附近察看。” 乐伯点了点头,冷静道:“传令下去,让士兵们攻势再猛烈一些!” 传令兵领命而去。 白甲将领忍不住道:“将军,士兵们并不知道计划,已经在实打实的进攻了,唐人不可能看出破绽,何必再多此一举,让将士们多增伤亡?” 乐伯平静道:“这次计划的重要性我不想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