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卷:法兰西之殇 第二十八章:莫测高深? (第4/4页)
里得到的中国领土,可是双方又觉得这么持续下去是在浪费兵力,这也才有混乱情势的诞生。 有时候国与国之间的相处关系十分的荒谬,德、苏、日现在就处于这种荒谬的形式下,到了一定的时间,这三个国家无论愿不愿意都会产生矛盾,进而引发战争。现在,三个国家都在思量、拉拢盟友,显然,利益交换成了唯一可做的事情,因为谁都还没有准备好。德国的主要军事力量被牵扯在欧洲西部;苏联又对远东缺乏兴趣,她想的是征服北欧;日本则是兵力大部分被牵扯在中国,资源又开始出现紧缺,开始把目光转向东南亚和太平洋。这样的情势下,似乎谁都不想先撕破那层薄薄的伪装,所以暂时的三方对歧成了唯一可以面对的现实。 这种奇特的对歧还能维持多久?不会维持多久了,至少在西维亚基夫看来,德、日两国近一段时间走得太近,苏联必需做出反应。以西维亚基夫个人观点来看,德国方向的驻军不需要增加太多,德国人十分的刻板,在互不侵犯条约还没有到期之前,刻板的日耳曼人不会做出什么过份的举动,最多是暗中支持芬兰增加苏联向北入侵的难度。但是日本可就不好说了,这个喜欢拿国运相赌的国家一旦决定了什么事情,可不会管你什么文明不文明,肯定是先打了再说。西维亚基夫心想:“或许应该建议中央增加远东方向的驻军?” 相对于徐阳,曼施坦因和西维亚基夫更加有共同的话题,西维亚基夫虽说是苏联驻德国的外交大使,可是西维亚基夫却是生在一个军人世家。到后来,徐阳成了听客,旁听两人交流目前双方的军事行动,一直到西维亚基夫把话题转到坦克上面时,徐阳才专心倾听。听到一半,徐阳又失去兴趣,只因在苏、芬战场上,根本没有什么坦克战,芬兰的地势不适合装甲师作战,所以苏联的装甲部队很大一部分成了‘客观存在’的部队。 徐阳转头朝另一边看去,戈培尔与意大利人交谈甚欢,很大一部分来说,目前的德国和意大利的意识形态十分相似,总是有聊不完的话题,两个国家又承认对方是罗马帝国的继承者之一,如果撇开政治立场不谈,两国可以说是被摆在台面上的兄弟国家。问题是德国对意大利的参战可以说是抱着矛盾的心态的,只因根据德国高层的了解,目前意大利人根本不想打仗,会有参战的想法完全是墨索里尼个人想在德意志即将获得胜利的时候分一杯羹,墨索里尼一直对上次没有参与瓜分波兰而在耿耿于怀。 德意志高层对意大利国内的这种情况有一个笑话,那便是:如果意大利加入盟国,那么德国要派一个师打败意大利,如果意大利保持中立,那么德国要派四个师监视意大利,如果意大利加入轴心国,那么德国要派八个师保护意大利。结果有人说:打败意大利之后,德国也要派人来监视或者保护,我宁愿意大利人中立。 可以想象,德国目前对意大利希望参战一事的处理有多么的矛盾,总不能把一个希望与德国结盟的国家推向盟国那边吧? 徐阳突然莫明其妙的笑起来,笑得很含蓄,他问大岛浩:“你从这次宴会里看到了什么?” 大岛浩答:“看到了您的国家的强悍。” “不不不……”徐阳不笑了,“我不是问这个。” 大岛浩努力思考着,但是根本想不出来,他现在迫切希望的是找个机会与徐阳进行单独的谈话。 徐阳自动说出答案:“我看到了和平的希望。” 大岛浩骇然,他把这理解为,德国不想再进行战争,她的下一任领导人渴望世界和平。德国想退出战争?这对于世界来说,绝对是一个天大的笑话,世界因德国入侵波兰而引发世界大战,现在德国人想脱身,世界愿意吗?大岛浩越来越弄不懂德国人想干什么了。 徐阳笑得莫测高深,补充:“当然是按照我们的意愿来实现和平。我们想要的和平,你懂?” 大岛浩脸上呈现惊喜的表情,他听到的是‘我们的’。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target=_blank>,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