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0页 (第2/2页)
气,“是这样的,我看到您填写的进场时间是明年五月份。我们园区是可以提前进场装修入驻的,这期间不算租金,因为我们是新园区嘛,物管费也有相应的减免折扣,这点您了解吗?” “知道的。我就是看中你们免租期给得多,所以提前定下。”于总直爽地说,“我们现在办公的地方还有大半年到期,差不多要到明年六七月份,不着急。谢谢你啊。” “方便问下您现在在哪里办公么?” “我们公司现在啊,现在在希望城。” 隋然迅速打开地图搜索:“中环高御希望城?” 希望城是创业园区,位置较偏,租金便宜,是很多初创团队的首选之地。 “对。高御这里。”于总说,“现在规模不大的,二十来个人,但是我们第一轮融资过了,明年校招要招很多人,理想人数可能要到一百。” 扩招意味着公司规模扩大,融资也是好事。于总声音听起来蛮年轻,因此有种掩不住与人分享成功的兴奋劲儿,隋然顺势恭维“于总年少有为”,问:“我们园区和管委会有合作,提供专业服务和专家指导,人才选拔方面也有快速通道,姚若有跟您介绍过吗?” “有的有的,小姚这里介绍得很详细,这个我一定要夸夸小姑娘。我跟我合伙人也看了其他园区,也找了几家中介,没有一个像小姚对政策了解这么详细的,我们本来还只是想看看市场情况,也没想着定,就是听她提到有个新政策落地这边,未来也会帮我们对接大学,所以才动心了。我们小公司嘛,当然前期控制成本,也希望借助渠道扩展知名度。” “那您公司校招的目标主要放在临港大学城么?” “是啊。你知道的,我们搞技术的比较宅,适应了一个环境就不喜欢有大的变动,我跟合伙人也是看中这点,所以才想搬去大学城。” …… 打完第一通电话,隋然没着急打第二个,她听了遍录音,完整复盘时长九分五十二秒的对话。 临港园区的客户目标群体正是类似于“向阳科技”,对税收、人才通道等利好政策感兴趣,人员构成主要是大学城,合作方和大学城亦有关联的中小型初创企业。 向阳的于总给人感觉就很清爽,有问有答,信息透明。毕竟双方以后互相打交道的时间很长,开诚布公有百利而无一害。 复盘过程很有意思,也能让隋然抓到更多没有预想到的细节,熟稔自己的沟通技巧。 有了向阳打基础还不够,隋然第二、第三个选择了“零工坊电子商务”和“鹰翼通讯”,这两家分别是老楼和赖帅的客户,标的都不大,客户来源标注“老客户”,资金来源、发展历程都很清晰,是隋然判断没有问题的靠谱客户。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