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3页 (第1/2页)
换别的人,隋然会觉得这种问答方式简直没事找乐子——人心隔肚皮, 脑波不同频,自以为一目了然的事情在别人眼中往往是另一重山水。阐明所需所求的交流最有效率, 可惜很多人不懂。 淮安这里隋然倒是习惯了。 有时, 问题同样是答案,她总能很快接收到淮安的潜台词。 不用刻意琢磨,顺着不算答案的回答, 隋然问:“你的意思是:冯老认识小香老板,但是小香老板不一定认识冯老?或者说,两个人认识的程度不一样?” 去一家餐馆次数多了,老板和食客脸熟,路上碰到互相打招呼是认识;知晓彼此姓名、住址,逢年过节发条信息是认识;明明了解对方生日、生长经历,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明里暗里注意或迁就但不欲本人知晓,旁人问起有关此人的喜好,面上轻描淡写:“哦,好像是……”,也算认识。 淮安颔首。 其实不难猜。 冯老显然对小香老板有着不知从何而起的关照,但又是隐秘的——她同意隋然登门,条件是“少去找小香”。 是小香老板告诉冯老最近有两个奇怪的人经常去店里,还是冯老某天无意间在远处看到两张陌生面孔,进而退避三舍,尚是未解而引人探究的谜。 确认冯老认识小香老板,淮安前段时间坚持守株待兔的做法也就有了解释。她这人向来计划周密,目的性强,走一步看三步乃至十步,极少做无用功,蹲守餐馆一周算例外了。 小香老板给隋然留下的印象还蛮深刻。抛开身有残疾,小姑娘待人处事很有一套,不像一般做小生意的个体户大开大合,小香老板有着她这年纪罕见的沉稳,张弛有度。 她能观察出的,相信同样被淮安收归眼底。 隋然问:“小香老板……什么来头?” 淮安这次没拐弯抹角,“她是屈德会的女儿。” 隋然一头雾水:“屈德会是谁?” “当年代表投资机构两次去澳洲找冯老,邀请她回国的项目经理。”淮安说,“你可以理解为设计陷害冯老的经办人。” 彼时二人前后脚进门,淮安放下东西直接去厨房,洗手作羹汤。 隋然亦步亦趋跟着打下手,淮总抛了个诱饵吊起她胃口,干等着难受——但她能做的不多,冰箱材料大都是处理过的半成品,她在旁边顶多递个盘子定个闹钟。淮安没让她出去,她就在旁边晃来晃去,力图每一次出镜都传达出“后事如何快告诉我”的信号。 她知道淮安肯定懂。 淮安确实懂,前脚贴后脚,影子摞影子,就是故意不说。一会儿泡木耳的计时器响了,叫她换水,一会儿袖子滑落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