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2章 最响亮 (第2/3页)
来,摸着沈欢那条腿很没眼力价地老实说道:“老头子,咱这是条好腿。” 沈欢似乎没想到自己媳妇儿会来这么一出,话都说不利索了,“你说啥捏?好、好腿谁拄拐啊!” 宋一辩解:“那拐不是打提前量的吗?” 同一时间沈欢也在抢话,想要不让自己这老实媳妇儿把实情说出来:“别蒙人了你就……”看样子恨不得把他这媳妇儿的嘴给堵上,还不停给眼色,偏生宋一完全看不出他的眼色,还在说。 两人话赶话,听着现场很乱,观众看着心不由提了起来,感觉立马要露馅,代入到了沈欢的立场上,不由自主地思索起来该怎么办才好,却万万没想到竟然是金山跑出来帮沈欢这个使劲儿蒙他的大忽悠解了围。 “哎呀,大姐你就别老跟着瞎搅和了行不行啊!” 金山这样大声说道,一脸着急,沈欢的表情有点懵、不知所措,似是没想到跑出来给自己解围的竟是这个羊牯,还强作镇定,宋一则是瞠目结舌,没想到自己好心反而被当成了驴肝肺。 这令人没想到的一幕和三位演员的精彩表演让春晚现场的观众们哈哈大笑起来,纷纷叫好,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同样乐个不停,巫家仓则是一边笑,脑子里同时灵光一闪。 他明白了! 沈欢在第三幕戏中所采取的构建笑点的方式,是制作对抗阵营! 金山进入到了沈欢阵营之中从剧情进行角度上来看是不能变的了,少了金山这个对抗阵营是无法改变了,既然如此,他就干脆把宋一又给拎了出来,制造出一个新的对抗阵营来! 如此一来,金山和沈欢走到了一个阵营中,宋一成为了第二阵营,这样就有了新的对抗和戏剧张力,从而能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继续构建笑点!而不会重新落回到第一幕戏的窠臼中去。 而把宋一拎出来也并不显得突兀,因为通过第一幕戏和第二幕戏,宋一的人物形象特点已经很明显了,是一个跟沈欢有区别的,善良老实的媳妇儿。因此,让宋一站在“不忍骗人”的立场上成为第二阵营,是一件水到渠成的自然的事,并不会显得突兀。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前期铺垫,这种自然转换,这种流畅丝滑……这让巫家仓深深感受到一种戏剧的结构美感。 而在《卖拐》的舞台表演上,金山明显已经被忽悠傻了。 沈欢欲擒故纵地说要把拐送给金山,金山却是非要给钱,沈欢也“只能”顺坡下驴,问了一下金山的鞋子价格后,要了个二百五“意思意思”,金山赶忙就在全身上下赶紧摸起钱来,看样子比沈欢这个“要钱”的还要着急,这傻愣愣的模样让台下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又是哈哈大笑。 可惜金山身上带的钱不多,摸了半天也就摸出个一百多块来。 沈欢看样子显然不满意,还往金山的口袋看了一眼,之后拿着钱不吭声,似在想办法,他那老实媳妇儿宋一劝道:“就拿着吧,要多少是多啊。”顺手就从沈欢手里接过了钱。 沈欢闻言,突然很愤怒地就对宋一吼了起来:“要什么自行车啊?要啥自行车!” 宋一都懵了,表情很亮眼,早已彩排过无数次的镜头也适时切了过来,继而她双手一摊,“我没说要自行车!” 沈欢不听她解释,继续愤怒,“你咋这么样捏!” 宋一很委屈,继续解释:“你说的要自行车。” 沈欢继续愤慨指责她,“别说了,你跟人要啥自行车?” 那头的金山却是点醒了,赶紧去搬自行车,嘴里还说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