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9页 (第1/2页)
谢无药看柳观晴的表情,就知道他已经跟上了节奏仔细思考,他便继续宣讲先进理念:“海运也是这个道理,为了广开销路,提升出货运载量。陆路运输大宗货物,耗时长久而且重山峻岭各种行走困难。贯通南北的运河就比陆路运输要省力。只是再往北,有大山阻断,穿山凿河几乎不可能,如今只能是靠骡马和人力背负,远不如行船那么惬意。 若是开了海禁,从海上行船,走杭城那边出港,沿岸一路向北,都是近海,风浪也不算太大,船却可以比内陆河流的船只更大,一次运输更多的货物。 而且目的地不只是北国。太子殿下说沿海还有数个小国家,都不如中原物产精良,但那些小国却出产大量的金银铜铁矿石。若能与他们开展贸易,无数金银矿产源源不断流入南朝,自然国富民强。目前只有我南朝能造出大船,假以时日垄断了海上运输,掌控周遭诸国的贸易,便可立于不败之地。” 柳观晴是见过大型船坞的,江南船工技术之高,可以造出更大的船。只是限于目前河道的通航能力,暂时用不到更大的船而已。柳观晴也去看过海,碧波万顷一眼望不到边际,比河道宽广数倍。在海上行大船,一船往返能运送的货物肯定比牛马车队要多得多,还能节省成本。听说前朝有海运,本朝却因海盗猖獗而禁海,着实可惜。不过随着南朝日渐富足,应有余力制造战舰建设海防,他日若能主动出击,清剿海盗,护卫海上航线,占住海疆垄断海上贸易,或许并不是空想。 “但是圣上认为那些沿海小国都是化外蛮夷,能有什么值得贸易的?根本不必理会。唯一值得防范的就是北国,万一开通边贸,让北国的细作更容易混入我们南朝,等他们再次集结南下抢掠,我们该如何应对?与豺狼做买卖,也要自家足够强硬,才会有公平交易的机会。否则北国人仗着兵强马壮就是明抢,南朝人连声都不敢吭。那就吃大亏了。 圣上的顾虑固然是对的,可是若一直封锁敌对,总归不是长久之计。我觉得太子殿下的设想更有远见,不过实现起来也很难,还需要机缘需要天时地利上下齐心。太子殿下那么小的时候就已经明白了这些道理,最终鼓起勇气去北国为质,暗中筹谋。在旁人看来去北国是危险屈辱的事,可他能够走出宫闱离开中原,亲眼去北国看看。沿途风光百姓民生,各地物产身临其境,都比一辈子在皇城里听别人讲能感受的更真切。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他只有亲身体会过,才能验证自己的想法究竟是对是错。” 柳观晴一开始是心疼无药曾经遭遇的折磨,而后竟被这些新颖的施政之法吸引了全部注意力。若真的能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