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4页 (第1/2页)
律风感慨地放下笔,“至少国家的义务教育尽量覆盖了大多数的贫困人口,只要是小孩子,都会有村干部去做工作,或者强制性带去读书。但是菲律宾这边没有义务教育,很多小孩儿跟着爸妈摆摊卖东西,不爱读书……那就是一辈子都不识字了。” 可能读过书的人,才能感受到文盲的悲哀。 好像站在更高处,才会发现脚下黑暗似的。 律风写完了短短的信件,开心的和殷以乔聊起工地里临时抱佛脚的“公文”。 连英语都写不流畅的菲律宾人,努力模仿方块字,留下歪歪扭扭的字迹,既努力又好笑。 殷以乔客观评价道:“看起来,你们工地附近教育机构水平不行。” “怎么不行?我还见过他们交上来的建议,里面写‘请斧正’呢。” 律风笑出声,语气格外畅快,“虽然内容一看就是教育机构的手笔,可看在工人们努力描中文的份上,我要求考核部:只要工人可以现场写出中文建议,至少给他们一个‘不错’。以资鼓励。” 英雄榜变成了作业帮。 殷以乔听着听着,觉得律风去的不是建筑工地,而是幼儿园,专门给努力学习写字的小朋友们发小红花。 画面有些滑稽,也确实叫人觉得惊诧。 有钱能使鬼推磨,菲律宾人想出这种请老师教自己中文,描摹后拿去骗奖励办法,真的是非常努力了。 说不定以后现场写出一手漂亮中文的工人,还能得到一个“优秀”。 他们聊到十点。 在结束通话前,殷以乔说道:“之前丁记者说,他错过了英雄榜的专题报道,这次特地申请过来做一期《中国基建在菲律宾》的专题采访。” 他特地叮嘱,“小风,他帮我给你带了礼物,记得拿。” 律风觉得稀奇稀奇,“什么礼物?” “一封信。” 作者有话要说:“请斧正”是指请别人修改文章的书面敬辞。 我自己的感慨:努力一定会有回报,如果还没有,那就再坚持一下。 第81章 丁记者跟随的专题采访团队, 将在菲律宾进行不少于八期录制。 他们会走遍瀑帕大桥、库坎大桥,去追寻中菲国际通道上,中国基建的痕迹。 还会循着复苏计划, 走遍中国援建每一个工程项目现场。 鱼平大桥是丁鸿达在菲律宾的第一站。 摄制组浩浩荡荡开了三辆大车,在菲律宾向导指引下, 顺利来到鱼平大桥建筑现场。 律风作为总设计师和其他负责人一起, 接待这群远道而来的采访组。 并且, 在未来三天里,这些专业人士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