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下 (第45/146页)
所陈,无一非哀求语,几令人不忍寓目。小子但录大略,已知高宗是没有志节了。书云: 古之有国家而迫于危亡者,不过守与奔而已。今以守则无人,以奔则无地,所以鳃鳃然,惟冀阁下之见哀而已。故前者连奉书,愿削去旧号,是天地之间,皆大金之国,而尊无二上,亦何必劳师远涉而后快哉?闻此书,令人作三日呕。 看官试想!从前太祖的时候,江南尝乞请罢兵,太祖不许,且谓卧榻旁不容他人鼾睡,难道高宗不闻祖训么?况戎狄蛮夷,唯力是视,有力足以制彼,无力必为彼制,徒欲痛哭虏廷,乞怜再四,他岂肯格外体恤,就此恩宥?这叫作妾妇行为,只可行于床笫,不能行于国际间呢。议论透澈。果然宋使屡次求和,金兵只管南下。起居郎胡寅见高宗这般畏缩,竟放胆直陈,极言高宗从前的过失,并胪列七策,上请施行: (一)罢和议而修战略。 (二)置行台以区别缓急之务。(三)务实效,去虚文。 (四)大起天下之兵以图自强。(五)都荆、襄以定根本。 (六)选宗室贤才以备任使。(七)存纪纲以立国体。 统计一篇奏牍,约有数千言,直说得淋漓透彻,慷慨激昂。偏高宗不以为然,吕颐浩亦恨他切直,竟将胡寅外谪,免得多言。既而寇警益迫,风鹤惊心,高宗召集文武诸臣,会议驻跸的地方。张浚、辛企宗请自鄂、岳幸长沙。韩世忠道:“国家已失河北、山东,若又弃江淮,还有何地可以驻跸?”吕颐浩道:“近来金人的谋画,专伺皇上所至为必争地,今当且战且避,奉皇上移就乐土,臣愿留常、润死守。”且战且避,试问将避至何地方为乐土?高宗道:“朕左右不可无相,吕卿应随朕同行。江淮一带,付诸杜卿便了。”遂命杜充兼江淮宣抚使,留守建康,王 金兀术闻高宗趋向临安,遂大治舟师,将由海道窥浙,一面檄降将刘豫,攻宋南京。豫本宋臣,曾授知济南府,金将挞懒一作达赉。陷东平,进攻济南,豫遣子麟出战,为敌所围,幸郡卒张东引兵来援,方将金兵击退。挞懒招降刘豫,啖以富贵,豫竟举城降金,挞懒令豫知东平府,豫子麟知济南府,并令金界旧河以南悉归豫统辖,豫甚为得意。及接兀术檄书,遂进破应天,知府凌唐佐被执,唐佐伪称降金,由豫仍使为守。唐佐阴欲图豫,用蜡书奏达朝廷,乞兵为援。不幸事机被泄,竟被豫捕戮境上,连家属一并遇害。高宗得唐佐蜡书,还想去通好挞懒,令阻刘豫南来。故臣尚不可保,还欲望诸虏帅,真是愚不可及。遂派直龙图阁张邵赴挞懒军。邵至潍州,与挞懒相遇,挞懒令邵拜谒。邵毅然道:“监军与郡同为南北使臣,彼此平等,哪有拜礼?况用兵不论强弱,须论曲直,天未厌宋,贵国乃纳我叛臣刘豫,裂地分封,还要穷兵不已,若论起理来,何国为直?何国为曲?请监军自思。”慨当以慷,南宋之不亡,还赖有三数直臣。挞懒语塞,但仗着强横势力将邵押送密州,囚住祚山寨。还有故真定守臣李邈被金人掳去,软禁三年,金欲令知沧州,邈不从命。及是,由金主下诏,凡所有留金的宋臣均易冠服。邈非但不从,反加诋骂。金人挝击邈口,尚吮血四喷,旋为所害。总不肯漏一忠臣。高宗虽有所闻,心目中都只存着两个字儿,一个是“和”字,一个是“避”字。先因兀术有窥浙消息,诏韩世忠出守圌山、福山,并令兵部尚书周望为两浙、荆湖宣抚使,统兵守平江。旋闻兀术分两路入寇,一路自滁、和入江东,一路自蕲、黄入江西。他恐隆裕太后在洪州受惊,又命刘光世移屯江州作为屏蔽,自己却带着吕颐浩等竟至临安。留居七日,寇警愈逼愈紧,复渡钱塘江至越州。你越逃得远,寇越追得急。 那金兀术接得探报,知高宗越去越远,一时飞不到浙东,不如向江西进兵,去逼隆裕太后。当下取寿春,掠光州,复陷黄州,杀死知州赵令 金人入破吉州,还屠洪州,转犯庐州、和州、无为军。守臣非遁即降,势如破竹。惟知徐州赵立方率兵三万,拟趋至行在勤王。杜充独留他知楚州,道过淮阴,适遇金兵大队蜂拥前来。立部下劝还徐州,立奋怒道:“回顾者斩!”遂率众径进与金人死斗,转战四十里,得达楚州城下。立两颊俱中流矢,口不能言,但用手指挥,忍痛不辍。及入城休息,然后拔镞。金人颇惮他忠勇,不敢进逼,却改道掠真州,破溧水县,再从马家渡过江,攻入太平。杜充职守江淮,一任金人入寇,并未尝发兵往援。统制岳飞泣谏不从。至太平失守,与建康相去不远,乃遣副使王 高宗往还杭、越,忽拟亲征,忽思他去。至闻杜充降金,不禁魂飞天外。忙召吕颐浩入议道:“奈何,奈何?”颐浩道:“万不得已,莫如航海。敌善乘马,不惯乘舟,俟他退去,再还两浙。彼出我入,彼入我出,也是兵家的奇计呢。”这还称是奇计,果将谁欺?高宗即东奔明州。兀术乘胜南驱,自建康趋广德,发守臣周烈,驰越独松关,见关内外并无一人,遂笑语部众道:“南朝但用羸兵数百扼守此关,我等即不能遽度了。”当下直抵临安,寺臣康允之遁去,钱塘县令朱跸自尽。兀术安心入城,即遣阿里蒲卢浑率兵渡浙,往追高宗。那时高宗无可抵敌,真个是要航海了。小子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