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3页 (第2/2页)
藩院还借调了不少在外从事海贸的商贩子弟作为翻译人员。 可即便如此想要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完成翻译内容——又不是人人都是索额图!理藩院可谓是有想的能力却完全没有做的能力,从一开始的窃喜到后头的叫苦不迭,期间也就过去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 搞得索额图最近都不敢往理藩院的官员面前晃悠了——谁能吃得消那皮卡皮卡放着光,左眼写着绑架,右眼写着抢劫的官员。 自己堂堂一位一品大员给理藩院做苦工?这不是做梦吗? 饱受摧残的索额图也压根不想接近这个活计,他为了能够稳坐高台之上想出了一个招数,那就是令传教士入京为师,教导理藩院和翰林院的官员学习外文。 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些传教士借着这个机会,将给官员们启蒙的书籍直接更换成了圣经。 ……你还别说,这还真找不出一个问题。任由哪个传教士都可以拍着胸膛告诉康熙,在他们的国家,就是拿着圣经当做孩童启蒙的书籍的! “儿臣觉得,如果任由传教士这样徇私,在启蒙教材里添加自己的学说,会不会造成学习者厌烦厌学甚至有可能改变信仰——”胤祉最后补充道。 康熙浑身一颤。 这可是戳到他极为重视的地方——俗称软肋。别看康熙跪明孝陵跪得那么巴结,半点犹豫都没的! 但是胤祉可是清清楚楚明白这位帝王这一切都是为了让汉人习惯被统治做出来的假象,无论从风俗文化上,康熙都有一个习惯:嘴上满汉结合,行动满汉那TM就是两回事! 就从康熙的早年的高位嫔妃来说,除了在胤祉昏迷期间不知出了啥事就再也没在他记忆里出现过的安嫔李氏外,统统都是满族宫妃。 出身汉族的有,毫无例外都是庶妃,历史上直到康熙晚年才有例如密嫔之类极受宠的汉妃。 想想看,这样的康熙能容忍传教士试图把爪子伸进大清国土,甚至是伸进堪称朝臣摇篮的‘翰林院’的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 康熙的面色逐渐阴沉,也顾不得他先前在看的书籍,站在原地沉思起来。 “皇阿玛——?”胤禛扯了扯康熙的袖子:“所以儿臣和三哥都觉得与其等着这些大人们学会再翻译出来,倒不如还是我们自己努力点才好呢!” “对,这倒也是。”有了先前的理由,康熙自然没有了反对的余地。 要知道,朝臣若是有了信仰——康熙顶多换一批人干活。可若是自己的儿子受到传染怎么办?他难不成还能换一批儿子不成? 不知道自己后面儿子多到真·可以换一批儿子的康熙也舍不得这些个心肝宝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