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皇家小和尚_第12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5节 (第2/3页)

意也打破不了的那一种。

    无他,甭管文官们怎么耍嘴皮子,甭管朝廷上的人怎么争斗,他们都知道一个事实,谁手里有军权,谁就是“大佬”。

    小阿哥手里的军权这么大,在南海的威望高过任何地方官,偏偏这还只是一个开始,等水师建设起来,乘风破浪,亲娘啊,这是要闹哪样啊啊啊!!

    幸好皇上对此早有准备,皇上面对一大半文武大臣死了亲爹的脸,直接将他之前的计划抛出来。

    “火器在作战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朕欲全力筹备一个‘火器营’,大阿哥保清进去。”

    “太子年龄渐长,学有所成。于毓庆宫建设詹事府,礼部开始准备太子的出阁讲学典礼——修缮文华殿,诸王大臣于皇太子前行两跪六叩的大礼,选定达哈塔、汤斌、耿介三人作为皇太子的讲师……”

    文武大臣:“……”

    文武大臣一边黑着脸大喊“皇上英明”,一边内心里咆哮:“皇上你是要闹哪样!皇上你是要闹哪样!”

    皇上:“……”

    皇上也想咆哮。你们谁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啊?你们光叭叭叭朕这个不周全,那个不正确,你们倒是说一个方法出来啊!

    心里头也知道这般下去,不光太子和他的矛盾越发严重,孩子们之间的融洽也很可能不复存在,可皇上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

    气急败坏的皇上找到他汗阿玛。

    “自古以来,情之最亲者,莫如父子。每一个孩子,我都疼爱,对太子尤甚。太子天花过后,偶染小病,我便急得坐卧不宁、寝食难安。

    我每次外出,都不忘日日问候太子日常起居,担心他留在宫中想念汗阿玛。有时太子对及时回信的事不太重视,我便十分焦急……我顾念太子失母,对他煦妪爱惜,太子自幼读书、聪慧好学、满朝文武赞誉其孝顺恭谦,礼仪周全……”

    师祖耐心听着,听完后,面对皇帝那个不甘心的模样,只说:“关外八大贝勒共同治国理政,是错?中原皇帝集权,预立储君,一定是对?”

    “阿弥陀佛。”

    皇上:“……”

    皇上不光没得到他汗阿玛的安慰,还被他汗阿玛抛来两个问题,人直接就傻了。

    立爱子,立长子,立嫡子,立幼子……这一直是中原政权无法解开的继承矛盾,从夏商周到现在,一直都是。

    八大贝勒共同治国理政,共同选举继承人,这一直是关外满洲传统,从努尔哈赤做大汗,到皇太极,到先皇,都是。就是皇帝当年做太子,也是先皇先有了决定,召开议政王大臣会议全体通过,才正式册封。

    皇上愣愣地看着他的汗阿玛,眼睛睁大,嘴巴张大,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能说,他不光是拉拢汉家文人士族,他还是顾虑爱新觉罗家男子的寿命长短,顾虑自己当年突然做太子,突然做皇帝的辛苦,才这般着急要竖立皇太子的太子权威吗?

    他能说,他也是思虑长远,不想皇家有之前朝代的皇子们为了争皇位引发的争斗,不想再有当年睿亲王多尔衮和肃亲王豪格争位的事情,才打定主意册封太子的吗?

    此时此刻,面对眼前的困局,皇上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师祖看他一眼,心里一叹。

    师祖知道皇帝为难,皇帝又要抓住皇权,又要做慈父,还要做有太子做继承人的明君,又不想承认自己的错误,又爱名声……

    师祖只提一句。

    “前几天,贫僧和保康看《蒙古黄金史》,保康突然很惊讶地说,当年成吉思汗当年出征在外的时候,是公主监国。”

    皇上:“……”

    晴天霹雳!!

    皇上都能想到他熊儿子的原话。

    “师祖,成吉思汗当年出征在外的时候,是公主监国!师祖你看这一段,‘一般事情由木华黎具体负责,凡遇到大的事情都得向阿剌海别乞请示,然后才能办理’。师祖,《元史》上还说:公主明睿有智略,师出无内顾之忧,公主之力居多……”

    皇上就感觉他的耳朵边轰轰作响,脑袋里也轰轰作响,皇上只想抱住他汗阿玛的大腿大哭一场。

    “……玄烨是梦想公主们出嫁后都亲政一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