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盛唐种牡丹_第134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4页 (第1/2页)

    一路如此,直到顾越透过帘缝,看见那座挂满彩帛的神像龛,龛中红香缭绕,石壁题字——北市丝帛行净土堂

    顾越笑了笑,脑海中晃过盛景,那堆积如山的丝绸彩帛,经漕运由江南之地至此,再由骆驼运送到西域遥远的炖煌……

    自古绿叶为花红,此刻的洛阳,处处洋溢着欢歌笑语,洛水两侧,八门上下,舟车如洪流,各州刺史都率领乐团入城,以迎金秋十月的五凤楼赛事,人人议之。

    下车时,季云眨了眨眼,才见顾越眸中含着水光,含着前所未见的壮烈情愫。

    在洛水之北,聚集着一片与紫微城万象神宫并列的热闹坊里。归义坊多为贵族、官员居住,相当于长安的永兴;思恭坊里多茶肆乐坊,相当于平康;而北市位于景行坊同德寺之北,思恭坊之东,是洛阳的三大市场之一,多有香料和丝帛。

    千回百转,季云领着顾越,在一座开满白鹤兰的院落前止住脚步。顾越心中忐忑,进门,遇见一位满脸刻着皱纹,皮肤黝黑,却油光细腻的老者,号为思邪。

    “师父,此玉,原本是块匀药的石头。”顾越定下心神,合住门扉,从随身带的行囊中取出那具玉势,行过礼节,说道,“某暖过,因为担心表面的雕工太过精致,不够圆滑,会蹭伤体肤,所以特意前来拜访,寻问古法磨玉。”

    面对思邪师父那一本正经,毫无杂念的目光,顾越很是艰难地说完了这段话。

    思邪目光如炬,手指抚摸过茎处草木纹路:“汉八刀。”顾越道:“长安妙开所造。”思邪顿了一顿:“此玉器尚意,棱角分明,线条刚毅,然而,郎君求解玉砂,欲将其磨得光润圆滑,很可能就是毁了它。”顾越道:“那就毁了吧。”

    思邪长叹一口气,离开片刻,取来一只表面布满细腻砂石,锤子形状的砣具,交在顾越手中。顾越:“思邪师父?”思邪道:“某平生,只成器,不毁器。”

    后半日时光,顾越就坐在院落里,借用那眼井里的水,同思邪学习如何磨玉。一转,一搓,一削,全在毫厘之间。思邪不动手,只用语言提点,直到顾越掌握基本的技巧,方才允其把砣具带走——而后,一日琢磨一回,一日暖一回

    入夜,顾越又随季云去拜访过洛阳城中诸多往日通过信的友人,换了身当下时兴的刺绣竹叶的长衫,方才让人往归义坊苏宅递送礼帖——户部仓部郎中顾越,于九月十五参加诸州刺史思恭坊水席,盼望供奉莫谙同游

    ※※※※※※※※※※※※※※※※※※※※

    之所以这么安排,是因为唐代的玉器,在抛光和打磨的工艺上,并没有其前后的朝代那么出彩,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