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子 第884节 (第1/2页)
朱桱立马满脸笑容,正要撒开腿,却被朱标一把拧住后脖子。 朱标瞪了小二十三一眼,叮嘱道:“吃饱喝足了,就帮着娘娘们带一带你那帮侄孙、侄孙女,小二十三虽然还没长大,但也是长辈了,要有长辈的稳重。” “嗯!” 朱桱瞪大双眼,重重的点着头。 这时候,他也不撒开腿就跑了。而是双手插在腰带上,昂首挺胸,迈着先生和老哥他们那些人才会用的四方官步,走的是四平八稳。 瞧着小家伙有模有样的,朱标心中不由感叹了一声。 他有些想起二十年前。 那时候自家兄弟们都还没有长大,一个个都还在京中学习,或者是在凤阳老家忆苦思甜。 那时候的朝堂,远不如现在这般政通人和,国家刚刚创立,更是百业待兴,民生要做,吏治也要办,处处艰难。 可那时候却很快乐。 总觉得,总有一天大明朝的问题,都能够解决。 如今,很多当时看似不可能解决的问题都已经解决了。 但自己却快乐不起来了。 国家越来越好,百姓越来越富足,可问题也越来越多,矛盾也越来越严重。 老三家的熺哥儿说的不错。 自古革新,多有斡旋,致使革制多以失败告终。 大明的革新之争,不能不流血。 唯有流血,才能让人们记住,反对者会有怎样的结果。 “革新岂能不流血?” 朱标嘴里低声念叨着朱济熺对方孝孺说的话,不禁又笑了笑。 他想到了朱济熺的年纪,也该在京中让其做些事情了。 想到这。 朱标眼前的视线又被一张黑黝黝布满幽怨的大脸挡住。 是老二朱樉。 朱樉此刻正穿着一身常服,上面有些尘土,似乎是刚从外面回来。 脸上的幽怨,似乎都能发出声音来。 朱标被这张丑脸吓了一下,不由的往后缩了缩。 “你怎么回来了?” 按照议程,朱樉这个时候该是在襄阳府、汉中府、西安府一带办差才是,不该在京中挡在自己眼前的。 朱樉有些烦闷,瞅着前头咿咿呀呀的一大帮娘娘、娃娃,撇头看向近前的两名宫女,皱眉挥了挥手。 “都下去!都下去!本王要和太子说话。” 宫女们很快就退下了,连手头上的活都没有放好。 宫里头这两年对秦王爷的私评,可是吓人的很。谁都说,秦王爷的名头如今在外头,是能叫小儿止啼的。 谁家要是遭了邪祟,家人不宁,只要往正门口贴上一张秦王爷的彩画像,那定然是不出两三日便能万事大吉。 说法很多。 但总的来说,就是秦王爷很吓人。 瞧着宫女惧怕朱樉的模样,朱标不由哼哼了两声。 “整日里杀气腾腾的,还是小心点积攒些阴德吧。就是杀的人再多,面上也得多笑笑,阴森森的是想让所有人都知道你杀人如麻?” 朱樉依旧是撇撇嘴,一屁股坐在地上。 他无所谓道:“还是叫人怕我些好。我都是王爷了,要是整天笑呵呵的,难道是为了好去那些人家里做客吃饭?” 朱标嗯了声:“懒得说你,只是往后再办事,动静别搞得那么大。我都听都察院的人说了,你大半夜能带着人找上门,给人一家老小定罪砍头。大半夜的,你杀一家,便是百家百夜不能睡安稳。” 朱樉坐在地上,斜觎着太子。 他嘟囔着嘴道:“我刚回来的时候,怎么就听说哥哥你要在直隶办大案、行大狱?臣弟还听说,眼下这桩案子,怕是牵累数万?” 朱标转过头,淡淡的看了老二一眼:“哦?你就是为了这事回来的?” 朱樉立马摇头。 “那可不敢,我搁汉中那么老远的地方,哪能知道哥哥你干什么了。” 朱标只是哼哼了两声,转过头看向院内的人群:“说吧,这次回来又是为了什么。” 朱樉双手撑在地上,凑近了一些,小声道:“我就是想问一声,等回头我再到西安府办事,能不能回王府一趟。” 朱标转过头,看向老二。 朱樉立马举起双手:“哥哥啊,您是不知道,我这两年好几次办差事路过西安府,愣是一次都没回家。就算是放在上古,那大禹治水也只是三过家门而不入,弟弟我可不止三次了。” 说完之后,朱樉那小眼神便不住的冲着朱标看,似乎真的是想要就近在西安府办事的时候,能回王府一趟。 朱标只是手掌轻轻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