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 第878节 (第2/2页)
群里。 听说,好像是要去琼州府那边的铁矿上当差做事。 而西部铁路沿线的官员们,也收到了朝廷最为严厉的警告。 谁要是再敢带着百姓干仗,谁就自己回家种田去吧。 如此,才算是稍稍的平息了西部的官场纠纷。 但私下里,那些人觉得武的不行,那就来文的。 于是各种诋毁对方,又在朝中疏通关系的事情,便层出不穷。 虽然都是为了升官,可也是为了让本地经济发展,朱标这时候也没法子一刀切不许他们搞事。 毕竟工部在后续的勘测中,也发现了前期的规划之中,很多都是存在问题的。 至少西部铁路路线,并没有彻底确定下来。 事情千头万绪,剪不断理还乱。 只能一步步推行。 而除了这件事情,大都督府那边也已经将一个巨大到可以称之为宏伟的西域开发计划,送到了朱标的面前。 在大都督府的计划之中,涵盖了一个远超盛唐统治的西域版图。 西边,要能直接和中亚诸国接触,南边要和常升带领的南征军,在恒河平原上会师。 这个计划,已经远远超过了最开始定下的大明重开西域的规划。 大都督府上下,现在已经是满心希望朝廷下旨,好让他们统帅着大明的精锐之师西征。 为此,一场关于如何兵进西域的沙盘演习,从大都督府开始扩散到五军都督府,继而又扩散到了讲武堂。 争论的焦点,也从如何收回西域,转变成了如何在大明的西边打下一个不属于大明现有疆土的新领土。 当朱标看到计划书的最后,大都督府希望朝廷能出动三十万大军,立马是一阵目眩。 这不是北征,有长城可以作为起点,调度粮草物资。 三十万明军奔赴万里之外,西出阳关,投入到接连不断的战争之中。 朝廷要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来保证这三十万大军的粮草军械所需。 疯了。 整个大都督府都疯了。 这是朱标最后对这份计划书的定论。 可是大都督府的意见,朱标又不得不去思考均衡。 就在朱标为了这些事情头疼不已的时候,大庸县那边又快马加鞭传来了消息。 老爷子病倒了,一时间不能回驾京师,请求太医院抽调太医前往大庸。 朱标这下是彻底坐不住了。 躺在软椅上,朱标终于是忍无可扔,怒喝一声,将手中那枚佩戴了许久的扳指砸在了地上。 扳指应声碎裂。 “没有一个省心的!” 高仰止在一旁连忙起身,端了一杯茶送到太子身边:“陛下吉人自有天相,有上苍庇佑,定不会有事。若是陛下当真病重,大庸那边,不论是太孙还是楚王殿下,都肯定会加急护送陛下回京的。” 他是内阁大臣,虽然内阁是在文渊阁办公。 但文华殿这边,因为太子每日都在这里处理政务,所以内阁也就每日轮换着留一个人在这边照应,方便两边的消息传递,也算是正了内阁辅佐政务的职责。 朱标接过茶水,却是眉头紧皱:“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大明眼下看似是好,可稍有不慎便是满盘皆输。” 他没指明到底是什么事情。 可朝廷哪一桩事情,不是大事。 高仰止默默的笑着,低声道:“其实国家强盛了,事情就显得比原来的更多,也更麻烦。可说到底,还是那些事情。 殿下早立太子,身居中宫,监理国事多年,朝堂之上若论国政,无人能比殿下更精通。眼下不过是一时未曾理出头绪罢了,不如歇息两日,以求静思。” 朱标放下茶杯,目光定定的看着面带笑容的高仰止。 他的脸上慢慢露出笑容,继而伸手指向高仰止,放生大笑起来。 “好你个高春风!” “竟然拐着弯说起孤来了!” 高仰止也笑出声来。 只是不说话。 而很快。 太子爷的谕令便开始一条一条的发往内阁,转阅朝堂,晓谕天下。 朝廷会全力支持直隶总督邹学玉的一切革新之举,凡对抗者借不容与国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