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 第839节 (第2/2页)
在,也过去有大半年了。 若不是周边的府县和贵州都司担心,会因为长期动乱而最终引发大的民变,从而牵连到他们,这事恐怕咱们还都不知道。” 白玉秀皱紧眉头:“西南不能乱。眼看着朝廷很有可能就要确定用兵高原和西域了,这个时候若是西南乱了,四川道和四川行都司的兵力必然会被牵制。” 王信陵站起身,喝下一杯茶,拍了拍屁股。 “这是大佬们的事情了。” “对了,下面还有几道有关瀛洲四道选任官员的文书,这个选好了人直接送到内阁通过就可以下发了。” “我去别的衙门转转了,你忙。” 说完,王信陵也不管自家学长的忧心,便火速离开。 望着眼前空空如也的位子,白玉秀无奈的苦笑了一声。 等快到了正午,王信陵才从青龙街走到崇礼街上。 往白虎街赶回去,继续向北走,过了锦衣卫衙门前就到了西长安街。 往东走是入宫的长安右门。 而王信陵则是向西走。 不到大同街,右手边护城河道上边有一座桥。 对面就是会同馆。 只是已经能看到会同馆了,王信陵却是停下了脚步,转头看向南边原府军前卫现大都督府官署衙门方向。 想了想,王信陵便已经是转道走向大都督府门前。 到了大都督府前,门前官兵自然不会如各部司衙门前的差役一样,只是冲着王信陵点了点头。 王信陵则是自顾自的走进一群群武将进进出出的大都督府。 按照朝廷的规定,大都督府里是按照地区划分了不同的权责区域。 很快王信陵就寻到了负责湖广道、四川道、广西道等西南区域的班房。 他刚一走进,就看一帮将领正围着一张摊开的西南堪舆图指指点点。 武将们的嗓门又格外的大,叫喊之间王信陵已经是听清了这些人今日正在商议的内容。 而在上方,为首的则是徽先伯桑敬。 武将们都没有看到王信陵的到来,反倒是桑敬一眼就看到了站在门口的王信陵。 “哎呦,这不是咱们得王知事吗,怎么今天有空到咱们这边来了。” 说着话,桑敬便冲着身边离着最近的一名武将踹了一脚。 “赶紧给王知事搬椅子去。” 那名被踹的武将也没有懊恼,笑呵呵的去为王信陵搬椅子。 王信陵则是上前,到了桑敬跟前。 “下官是听闻西南那边生了些乱子,想着还是要徽先伯知晓为好,不成想伯爷这会儿已经在商议这桩事情了。” 桑敬嘿嘿一笑,冲着面前的武将们挥手一圈:“等朝廷查明了原因,若是要用兵,咱们这些人定然能在半年之内彻底平定西南动乱!” 王信陵眯着眼,看向被众人围在中间的西南堪舆。 现在朝廷可是还不知道,西南那边的土人到底是因为什么发生的内斗。 …… 第六百四十九章 查西南土司之乱 等到正午时分,年轻的通政使司知事官才从大都督府走出,回到本部司衙门。 衙门里果然如差役所说的一样,小炒牛rou、焖鸡、板鸭加上几道清炒野菜。 菜样虽说是一旬一换,可换来换去还都是这些个菜,不免就会让人觉得无味起来。 这时候反倒是清炒的野菜更显得可口起来。 只是再过些日子,入了冬就连野菜也没得吃了。 城外皇家温汤周边栽种的菜蔬,单单是供应皇室都捉襟见肘,也不知道上林苑监已经捣鼓许久的什么温室栽种,现如今到底有没有成熟。 王信陵随意的扒拉着饭菜,心里头已经想了许多。 忽然愣了一下,便在心里对着自己暗骂了一句。 贱! 过往朝廷可没有这么多的福利,能有口吃的就不错了,自己现在反倒是挑剔起来了。 只是心里头骂着,王信陵却还是觉得,希望朝廷能早点从新大陆多弄些新的菜蔬种子回来。 要是能再有些中原没有的家禽rou食就更好了。 等用完了饭,大明朝的官员们有半个时辰的午休时间。 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待在自己的班房里头,为自己沏一壶茶,然后小憩片刻。 等到了时辰,若是还有事便继续忙碌,若是没有事了,就会与同僚们天南海北的商议着,顺带将明日的事情提前安排好。 在官场上,每日中场休息的这个时候。 吏部文选清吏司郎中白玉秀,却没有休息小憩。 在吏部衙门用过午膳之后,白玉秀便抱着那几份有关于西南土司事务的文书案牍出了吏部衙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