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 第805节 (第2/2页)
的宝船,停靠在栈桥上。 那些列阵码头的将士们,便立马步伐统一的转过身。 “魂兮归来!” 礼部尚书出身的任亨泰,站在一侧,面色庄严肃穆,微微抬头,朗声高呼。 “魂兮归来!” “魂兮归来……” 码头之上,万人同声。 舱门伴随着一阵咯吱声,缓缓打开,落在了栈桥上。 撞进所有人的视线里,是那满仓寂静无声的小盒子。 一排排,一列列,好似外头码头上那列阵的官兵。 “迎。” 任亨泰再次高呼。 码头上,立即便有上直亲军卫官兵列队上前,走入船舱。 一只只无声的小盒子被皇帝亲军捧在手中,缓缓走出战船。 这一刻,没有人发出半点声音。 也没有人会觉得这样的等待是枯燥的。 时间在一点点的流淌着。 直到那万余只小盒子,被迎出船舱,到了码头上后。 任亨泰再一次踏出一步。 “皇帝谕:赐归来将士,炮九,加从六品勋功尉、武哀校尉,葬功臣陵。子嗣从军,初授总旗官。” 随着内阁首辅的朗声之下,码头上那合共一百九十八门火炮,炮鸣九下。 朱允熥最后下了战船。 神色深重。 火炮九鸣,加封此前并没有的从六品武散、武勋,葬功臣陵,此后大概会成为大明军中那些普通将士,阵亡之后,最高的抚恤规格了。 朱允熥接过朱高炽送来的一面旗。 那是北征大军的军旗。 上书征北二字。 如今,旗面已经是有些破旧。 朱允熥持旗,从那些被皇帝亲军捧在手中的小盒子中一步步走过。 最后。 已然是持旗走到了面色肃穆的皇太子朱标面前。 …… 第六百二十六章 家 国家积累数载,耗时一年,以举国之力而伐之。 虽说朱允熥一直都待在大青山下,忙着建造那座所谓的属于所有牧民的大青城,且并没有如人们预料的那样亲征草原。 但这并不代表,他就对战争的样貌是无知的。 战争打的是钱粮,死的是人命。 呼伦湖边上的草原,被厚重的血水浸泡着,尸骸横陈草地,来不及收拾,就会被苍穹之上的雄鹰俯冲啄食。 朱允熥坐观大青山,每时每刻都能看到,整个长城以内的道府县官民,为了帝国的雄心壮志忙碌着。同样也能看到那些身处草原的官兵们,为了帝国的伟业而永远的倒在了草原上。 当他握着北征大军的那面旗帜,从那一只只无声的小盒子前走过的时候。 朱允熥的心便一次次的沉重起来。 尽管他很早就知道,没有不流血的盛世,没有不牺牲的伟业。 可当那一条条原本鲜活无比的生命,眨眼间就成了不会说话的盒子,饶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心生悲怜。 “臣,携北征大军将士,奉王命征伐。幸不辱命,皇天庇佑,今朝敌灭,将士尽数归来。臣持节握旗,缴军旗。” 嘭。 朱允熥面色肃穆的说完话,便挥手将旗杆落在了地上。 这根旗杆上,满是刀痕,有深有浅,渗透着深红色的血水,做不得假。 旗杆落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