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子 第803节 (第1/2页)
这同样是他心中的好奇。 “这便是江南了?” 朱安坐在马背上,却还是双脚踩着马镫,用力的挺起上半身,转动着脖子环顾四周。 朱高炽重重的点着头:“这就是江南!” 说完之后,他便侧目看向被两人簇拥着夹在中间的朱允熥。 “在北平待了许多年,可现在觉得,还是江南更好一些。” 朱允熥只是默默的笑着。 他已经看到官道尽头豁然开朗,露出了竖立着一根根桅杆的渡口码头。 回家。 这是一个让所有人都会露出笑容的词。 “顺安王。” 朱允熥喊了一声。 马背上的朱安立马转过头,脸上露出庄重的神色:“殿下。” “今日,我们就能进应天城了。按照规矩,顺安王得住进会同馆。不过孤以为,鸡笼山上的吉隆斯更好一些。南可纵观应天城,眺望秦淮河,北可俯瞰玄武湖。” 朱允熥给了一个小小的建议。 大军凯旋,班师而归。 不可能那么快就进入到封赏的阶段。 前面还有很多的流程需要走。 大都督府要和兵部等衙门审核军中呈奏上去的战功,户部还要根据军中给的名单安排好战后抚恤阵亡将士的事宜。 忙完了这些,朝中才会将进度推进到朝会封赏上去。 而按照朱允熥的估算,这一次朝廷大军凯旋而归,还会加上一个阵亡将士入葬功臣陵的事情。 于应天城南,拱卫京师。 这么多的事情挤在一起,朱安的那座顺安王府自然还得要往后拖延,才能交到他手上。 朱安对此倒是没有太多不同的意见。 毕竟。 自己现在就在江南了啊。 “是北征大军!” “是他们回来了!” 远远的,江边渡口上,已经有呼喊声传来。 随后。 便是一队穿的五颜六色的骑兵队伍,从江边码头冲了上来。 大军同时爆发出了巨大的欢呼声。 在将士们的视线里。 已经近在眼前的江边渡口处,一面面巨大的船帆,好似是拔地而起,将碧波浩渺的江面给遮蔽起来。 远方,那座所有人心中的钟山,也只能是隐隐约约的从船帆后面挤出来。 大军凯旋而归。 每一日都会向朝廷发出最新的路程。 朝廷也算着时间,做足了一切的准备。 国家心腹之患已除,大明北疆就此安宁。 汉武未曾做到的事情。 李唐未曾做到的事情。 今朝。 大明做到了。 朝廷给予了所有能拿出的待遇,来迎接这些北征归来的有功将士。 整个直隶道附近海域的水师战船,早在北征大军传来捷报的时候,就收到了停驻江北码头的军令。 在等待的这些日子里,水师官兵们将一艘艘战船,给里里外外的刷新了一遍,力求让北征将士们看不见半点灰尘。 而整座应天城,也在默默的准备着迎接即将归来的北征大军。 与江北渡口码头相对的应天城下龙湾码头,今日里比之不久之前迎接曹国公、开国公显得还要庄重几分。 除了没有黄土铺道之外,整个码头一早就被人用水里里外外的冲刷了好几遍。 一面面鲜艳的旗帜,将整个码头都给包裹里起来。 这一次,应天府开放了码头周围所有的区域。 还不到正午,整个码头外就已经被应天百姓给围的水泄不通,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而从码头开始,在官府提前规划好的大军入城道路上,也早就已经被百姓们堵出了两道密密匝匝的人墙。 整座城的人,今天都暂时的放下了本该去做的事情,纷纷准备着夹道欢迎,亦或是登高眺望瞩目。 正在忙着从应天知府衙门交接,赴任大明第一任直隶总督衙门总督大臣的邹学玉,望着今日混乱拥挤的应天城,脸上却不曾再有半分似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