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子 第756节 (第1/2页)
徐辉祖的发言,无疑是代表了军方对铁铉的肯定。 朱标点点头:“孤亦有此意,朝廷用人向来不拘一格,更要善待有功之臣。鼎石功高,经国之才,朝廷当合议,不可使之才能空放。” 这是要廷议铁铉为官何处的意思。 朝廷用人,在重要官职和官员上,向来都是要经过廷议和圣裁决定的。 朝堂之上渐渐响起了一片议论声。 如今朝中各部司,经过这两年的填充,早就没了空缺。 而昨日铁铉刚刚回京,就加了武英殿大学士的衔。 算起来,大伙也都清楚,宫里头大抵是有意要让铁铉入值内阁的。 有高仰止那位帝国最年轻的内阁大臣为先,铁铉再入内阁,如今也不算什么事情了。 新晋的内阁大臣,吏部尚书翟善,面带笑容的走出班列。 他很乐意做一个顺水推舟的事情。 “殿下,臣以为铁铉之才,唯有内阁方可施展,领内阁差,经纬朝堂部司,方能使其显示才能,方为善用。” 这几日方才从河南道一带领兵回京的西平侯沐英,终于是开始履行他作为武英殿大学士、内阁大臣该做的事情了。 继徐辉祖之后,沐英挥袍出班。 “殿下,臣以为何不如问问铁学士所思?” 沐英的回京很低调,不曾引起多少人的注意,近来的朝会也不曾有过什么发言,一直都是按照规矩待在内阁协助徐辉祖处理军中诸事,协调大都督府和朝堂各部司衙门的运转。 他如今一开口,朝堂之上众人方才反应过来。 往后的朝堂,又多了一个说话的人了。 沐英说完之后,便默默的颔首低头。 自己虽为内阁大臣,可又有一个皇亲国戚的身份在。这也是他不爱在朝堂上开口的原因,只在内阁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 只是今日,那铁铉显然是有自己打算的。 而更重要的是,刚刚对面的文华殿大学士、翰林院学士解缙的眼神,却是让沐英决定要站出来的。 随着沐英说完,解缙便立马出班。 “殿下,西平侯所言不无道理,臣也觉得还是要先问问铁铉的意思。” 站在前头的徐辉祖和沐英两人,同时默默的转头侧目看向被所有人注视着的人屠铁铉。 军中现在有很多声音。 最多的,便是对军功的渴望和要求。 东征和南征两军即将出现两位郡王,这对其他诸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军心涣散不是好事,可高涨的军心,同样让大都督府近来倍感压力。 虽然地方上的军队不曾明言,可是那些送入京中的军报,却无一不是在冲着大都督府喊话。 他们要军功。 而其中,尤以九边那数十万大军为最。 眼下军中的将领们,甚至不用去费心费力的说什么为国效力、保家卫国的话,底下的将士们便是求战似渴,恨不得今天拿到军令,当晚就杀进草原深处,将那一座座蒙古包给点着了,将那些高过车轮的前元余孽给尽数屠了。 帝国已经被绑架了。 在无意之间,被无形的未曾有做组织的军队给绑架了。 谁也不知道,大都督内机密等级最高的档案库里,如今已经放进去了好几份针对九边的军事行动计划,其范围东起山海关,西至阳关。 刚刚回京的铁铉,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也是如今最好的破局之人。 他刚刚回京,身负大功,又熟稔如何在域外之地晶莹图谋。 他是最合适的人选。 朱标目光默默的放在了铁铉的身上:“鼎石,你有何想法?” “臣乃下,一切皆由上裁。”铁铉沉声开口,转而不做停歇,继续道:“然臣以为,臣是个懒散胚子,庙堂之上诸事精细繁杂,臣恐难担当。” 朱标笑了笑:“你若是懒散了,瀛洲如今也不是这么个局势。” 太子爷笑了,朝堂之上的大臣们也默默的笑出声来。 瀛洲如今基本是找不到活着的倭人了,便是有,那也是挑选出来为驻守大军服务的倭女。 不然,他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