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子 第750节 (第1/2页)
范虫却是脸色幽幽,低声道:“殿下解决了山西道的事情,往下就得轮到咱们关口这边的事情了吧。” 胡永宁心里想着这些京官的威风,嘴上却是不停:“应当是的,只不过眼下正值年关之前,冬日大雪覆盖。殿下很可能会在太原城过完这个冬天,才会到关口外和瓦剌部敲定最后互市的细则。” “那咱们可得要在殿下到来之前,将所有的事情都给整理好了!” 范虫振振有词,特意将那锅中的鱼尾捞出,放进了胡永宁的碗中。 酒桌之上,鱼尾相送,这便是委以重任的意思。 胡永宁看了范虫一眼,倒是不确定这位范少卿到底知不知道中原饭桌上这样的说法。 但他还是夹了一块鱼尾rou送入嘴中,而后冷笑一声道:“有范少卿主持互市一事,那马哈木如今已经是如同油锅上的蚂蚁,最多不过是时日长久而已,他终究都是会答应下来的。” 范虫亦是露出一抹笑容:“那就再将他晾一晾,不把瓦剌部的最后一滴血榨干,绝不能将他放回去。” “有范少卿犹如中流砥柱一般的坐镇此处,那个马哈木也只有对我大明俯首臣称的资格。” 胡永宁当即奉上一个小小马匹。 他又转口道:“只要此次互市了结,范少卿身上这件青袍,恐怕就得要换一换了。” 古往今来,主持和外邦议和互市的官员,大凡都是会在事情结束之后升官的。 这是惯例。 范虫显然对这一方面还不太了解,不由露出疑惑:“嗯?” 抱着要和这位京官搞好关系,期待着往后能不能有个去应天城做官的机会,胡永宁立马小声解释道:“少卿恐怕还有所不知,如今咱们大明在边关这边,一直都是拉拢一派打压一派的做法。” 范虫却是点头道:“朝廷眼下是要清剿东边的鞑靼部。” 胡永宁眼中露出少许的意外,却是继续道:“确如少卿所言,朝廷这些年都是主攻东边鞑靼部的。所以,这一次若是少卿能为朝廷拉拢住这西边的瓦剌部,甚至是将其招降归附我大明……” 胡永宁故意停顿了一下。 见范虫面不改色。 他幽幽一笑:“到那个时候,下官不敢保证少卿能入主部堂,但这身上绝对能换来一袭大红袍!” 范虫脸上浮出几分思量,慢慢的消化着胡永宁说的话。 不多时。 他终于是明白了过来。 自己得要将瓦剌部的骨头都给抽出来,才算是办好了这一次的差事。 于是,范虫冷冷的一笑。 “本官定会将瓦剌部草场上的马粪都给朝廷弄回来!” …… 阿嚏! 同样是在陕西道宁夏府镇远关,一道响亮的喷嚏声,在距离关所衙门不远处的一座独栋宅院里响起。 生于长生天之下,每岁都要经历寒冬的瓦剌部使臣马哈木,面带疑惑的打了个喷嚏。 从能奔跑开始,他便是在马背上长大的。 便是草原上最寒冷的时候,他也能赤裸着上身,和部落里的勇士们在雪地里搏斗。 草原是个最锻炼人的地方。 然而,他在这座明人的镇远关里,却意外的感到寒冷。 从应天城北上边关,已经过去数月。 在这数月里,自己和明廷就双方互市一事,已经做出了无数次的谈判,然而进展的缓慢,却让马哈木感觉到深深的疲倦。 原本只是薄薄几张纸的互市细则,如今已经可以装订成册,还是整套好几本的那种! 大到部落和明廷在必要的时候,共同出兵,征讨鞑靼部。 小到草原上每个聚居部落的牧民人数和饲养的牛羊,都有着越来越明确的规定。 马哈木搞不懂了。 明明只是一件很简单的互市之事,为何明廷不知不觉就能参与到规定草原聚居部落这件事情上。 然而明廷开出的条件却又是那么的诱人。 贺兰山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