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子 第676节 (第1/2页)
来人站在门外,敲响门框。 “回禀老爷,南边有消息过来,事关当朝皇太孙朱允熥。” 李府中庭旁的密室,作为晋商魁首,太原首富,李家家主的李文相,正在李本干的陪同下,和刘宗圣饮茶,商议着起事于山西道的事情。 听着外头的动静,李文相的眼睑轻轻的动了两下。 “进来。” 说罢,李文相冲着刘宗圣使了一个眼色。 刘宗圣端起茶杯,低下头,手捏茶盖抹动着茶汤上的茶沫。 外头的人进了密室。 低着头,不敢看屋里都有哪些人。 李文相眯着双眼:“朱允熥干什么了?” 来人躬身抱拳:“回老爷,朱允熥带着人朝廷北巡官员进了泽州,正沿着官道往太原府而来。” 噌。 正在饮茶的刘宗圣,一下子就站了起来,双眼瞪大的看着来人。 …… 第五百四十一章 捉拿朱允熥 “你再说一遍!” 刘宗圣望着眼前的来人,双眼瞪大,胸口剧烈的起伏着,声音急促的低吼了一声。 不曾有一扇窗户的屋子里,刘宗圣脸上的激动清晰可见。 便是李文相、李本干父子二人,脸上也露出了意外和欣喜的模样。 来人赶忙重复道:“南边传回的消息,朱允熥正带着北巡官员往太原府过来。” 刘宗圣上前一步,追问道:“除了朱允熥和北巡官员,可有多少兵马?为何要来太原府?” 来人低头说道:“除了北巡的千余兵马,便只有景川侯带着的两卫兵马。说是要护卫朱允熥去大同,与关外瓦剌部商议互市。” 刘宗圣双眼瞪大,右手拇指重重的按搓在食指关节上。 渐渐地,刘宗圣已经是在李家父子二人面前来回踱步。 良久之后,刘宗圣抬起头,看向来人:“下去吧。” 他这番以客为主的做法,李家父子二人未曾有任何的反应,来人也是躬身作揖,缓步退出屋子。 等屋门再一次被关上。 刘宗圣这才转回头,看向李家父子二人,面带笑容道:“天赐良机!” 李文相摇头道:“我等都不曾想到朱允熥会来山西道。但太保当知,朝廷已经在调动兵马驻扎于山西道周边,山西道南部各府卫所兵马,也已接到调令,南下出山西。” 刘宗圣嘴角扬起:“李先生想说,这可能是朝廷设的一个局?” 李文相抬头看向刘宗圣:“难道太保没有这样想过?” 刘宗圣沉默了下来,踱步回到位子上。 朝廷不可能到现在都没有察觉,自从朝廷在中都皇城查出白莲教的布置,加之朱允炆被劫走,朝廷就算一时不知真相,但到了现在也早该推算出来到底是什么原因了。 李文相开口道:“这些年我晋商送去凤阳的钱钞珍宝,朝廷想来业已查获。太保在凤阳城布置的人手,亦是惨遭朱允熥毒手。 这一次朱允炆又在河南道查河道事故,安乐村的人不是都被押入洛阳城处斩了? 太保难道觉得,朝廷到现在都没有反应过来,究竟是发生什么事情吗?” 刘宗圣转头看向李文相。 父辈未完成的大业,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在每一个夜晚让他久久难以入眠。 而成就大业之后所能享受到的荣光,也无时无刻不在诱惑着刘宗圣,将这一份事情不断的推进下去。 朝廷可能会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吗? 自从刘宗圣在凤阳城外劫走朱允炆,他心中就清楚,朝廷迟早会反应过来。 洛阳城里落在地上的那一颗颗安乐村的人头,何尝不是在对他们的一种警告。 只是。 那一份大业啊。 刘宗圣目光安静的看向李文相:“李先生要在现在放弃吗?” 李文相当即笑着摇头:“开弓没有回头箭,便是现在太保要放弃,我等晋商也再无可能悔改。” 刘宗圣点头说:“李先生是聪明人。时下,朝廷虽然或许知道我等所图,但我等如何起事、何时起事,朝廷却绝不可能知道。 现在,朱允熥不知死活的进了山西道,这便是我们的一个机会,一个由他亲自送来的机会。” 陪在父亲身边的李本干,双眼放光,声音激动道:“抓住朱允熥!只要抓住了他,朝廷必然会投鼠忌器,山西道周边的朝廷兵马也不敢轻举妄动。将朱允熥抓住,握在我们手上,远比那个朱允炆的价值更大!” 李本干脑海中不断的浮现出一个个疯狂的设想。 李文相却是摇头否定道:“若只有北巡队伍那千余兵马,我们倒是可以图谋。但现在朱允熥身边还有景川侯那过万兵马,实难cao办。” 坐在下方的刘宗圣这个时候微微皱眉,沉眉深思着。 李本干则是说道:“没有机会我们就知道机会!传回来的消息不是说,朱允熥要带着兵马去关口上,筹备和瓦剌部互市。眼下年关将至,他总不可能还待在长城上,顶着满天风雪,一直等到开春融雪之后瓦剌人过来吧。” 这时候,刘宗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