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子 第646节 (第1/2页)
连带着,不远处的户部尚书郁新,亦是心生紧张。 朝廷早就有增设瀛洲四道的打算,并且也早就传出要选择朝中的老臣前去坐镇。 虽说一道方伯,乃是封疆大吏。 可是尚书乃是正二品,布政使不过是从二品。 且不说,部堂大员乃可权责涉及天下,而一道布政却只能行走于一道之地。 王儁最先反应过来,当即出班开口:“启禀陛下,臣举荐应天府知府邹学玉、凤阳知府丘凤珍为瀛洲四道之二布政。” 一个是京师知府,一个是中都知府,两个都算是高出地方知府半级,寻常往上升迁倒是不至于一步布政。 但现在是去瀛洲那鬼地方。 在如今朝中文武眼里,瀛洲就是比之琼州府更边缘的苦寒之地。 邹学玉和丘凤珍去瀛洲任布政使,所说品级升的有点快,但也说的过去。 而在王儁的心中,则是有着另一份考量。 那邹学玉仗着是心学中人,又与高春风在交趾道同僚多年,在应天可谓是横行霸道,要作甚只消往内阁递一个条子就能准允。 将这人给弄出应天,弄出中原,若是成了,倒是能叫那帮人少一大助力。 至于丘凤珍倒完全是被王儁给捆绑销售了。 京师、中都知府前往瀛洲。 可以说是朝廷对瀛洲四道的重视了吧,而这两人也算的上是朝中能臣了吧。 奉天门下。 朱元璋目光平静,不曾显露出任何的神色。 下方。 已经修养身心许久的吏部尚书翟善,右脚轻轻的向前探出了半个脚掌。 正当这时。 朱高炽却是抢在这位如今在朝中似乎是没有了存在感的吏部尚书前面,走了出来,一路到了文武班列中间。 “臣,税署署正,朱高炽,有本要奏。” 看到老四家的小胖子站了出来,朱元璋的双眼才终于有了些不一样的神采。 他嘴角露出一抹笑容:“你说。” 朱高炽手抱笏板,臣仪无可挑剔,躬身作揖。 “臣以为,王尚书所举荐二人,皆不适宜于瀛洲新设四道事。” 朱高炽的话音刚落,奉天门前文官班列便发出一阵细如蚊蝇的嘈杂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若有若无的看向这位长得有些憨实,抱着笏板与寻常文官并不两样的燕王府世子。 人人心中惊讶,且伴随着无数的疑惑生出。 这是宗亲要开始参与朝政了吗? 皇帝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可是想到这里,人们心中便是一阵长叹。 这位燕王世子都已经就任税署署正多时,掌管着天下税署税司,间接掌握着那不计其数的税兵。 这位年轻的第三代宗亲,要开始在朝堂之上崭露头角了吗? 人人心中都充满了疑问。 可是对朱高炽而言,却十分的无奈。 邹学玉不能被弄走,不光因为他是心学的人,也不光因为他是熥哥儿亲自安排在应天知府这个位置上。 更因为,自己税署要做什么事情,向来都是现在应天府试行。 邹学玉很配合,因为他和高仰止在交趾道的时候,就一直在做新的事情。 若是贸然换个人上来。 朱高炽觉得自己这单薄的身子,恐怕又要消瘦几分了。 他昂首挺胸,看向站在前面,回过头,目光充满疑惑看着自己的工部尚书王儁。 咱炽爷也要装逼了! …… 第五百二十章 胖炽的威力 奉天门前。 大明朝的文官们,已经开始联想到了前唐乃至更前的史书。 那时候,皇室宗亲皆可入朝为官,以宗亲的身份赋予官职,在朝堂之上无形中就远高于那些寻常官员。 原本,税署的设立,对于百官们而言,大抵只是相当于为朝廷和皇室催收赋税、收敛钱财的一个地方。 这样的地方,用一用宗室自然无可厚非。 哪个人也没有自己家的儿孙更让人放心。 可是现在,燕王府世子竟然就朝堂之上的官员选任,当着所有在京官员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当众反驳工部尚书王儁的举荐。 这件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