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子 第626节 (第1/2页)
这些人,不论他们二人如何看,不论旁人如何看。 他们就是被板上钉钉的按在太孙党的位置上。 邹学玉接过话:“保河南道,保河道总督衙门,便是保洪武新政,便是保皇太孙殿下。无论如何,这一场人祸,不能叫河南道再生动荡。” “先生,邹学长。” 一名在都察院为官的心学年轻人,拱手弯腰,面朝解缙、邹学玉二人作揖。 解缙点点头:“有何疑惑或是顾虑,今日既然开了话头,便都一并说来。朝廷上下,洪武新政如何,说到底还是要靠你们这些人。” 那都察院的年轻官员点头道:“先生,学生知晓,近日中都凤阳城那边亦是出了事。在此情形之下,河道上也同时出了事。 学生忧虑,这两桩事情是否有可能会被联系到一起。 河南道如何,河道总督衙门如何,太孙如何。 说到底,若当真是有人暗中作祟,从中作梗,必然是因为如今的洪武新政。 若是朝中定是要起弹劾风潮,也必然是冲着洪武新政而来。 所以学生以为,保河南道、保总督衙门,保皇太孙,更要保洪武新政。 新政无碍,不被中断,则太孙稳固。 太孙稳固,则河道总督衙门与河南道各司衙门无事。” 解缙目露赏识的看向此人,这一番言论,已经是将朝中即将面临的问题给说明白了。 王信陵在一旁忽然小声道:“书报局是否要刊印有关新政成效的文章。既然眼下有所确定,朝中将起的风波根源是冲着新政而来。 我等是否要提前宣扬新政,至少要叫地方上的百姓知晓明白,新政与他们而言是有益的。 如此,若届时各地生乱,朝廷也能稳住民心。再行处置,朝堂用力,平定动乱。” “民心要争夺,要掌握民心,不能叫百姓无知,叫歹人蒙蔽生出动乱来。”邹学玉看向王信陵,肯定了对方的建议。 这时忽然有人低声开口。 声音不大,却是传入到了在场每个人耳中。 “眼下最关键的,是陛下如何看待。只要陛下无意停下新政,便是起再大的乱子,也不会有什么事。” 这声音落定,众人纷纷点头。 是啊。 现在说到底,不论朝中和地方上如何生变,只要皇帝陛下不做改动,最多也就是多上一场血腥罢了。 王信陵哼哼了两声,侧目看向随着他们向山上走,也在林间往山上去的那几件飞鱼服。 这些人今天属实有些显眼包了。 “陛下如何心思,我等难道还不明了?” 皇帝恨不得现在就将太子给按在龙椅上治理国家,他老人家好在乾清宫里头含饴弄孙。 这已经不是什么神秘的宫廷秘闻了。 正当此时,山道上方传来了一道豪迈爽朗的笑声。 “竟然是解阁老,当真是巧了!” “今天郊外摔死了一头老黄牛,我等正在山顶烤rou,不知解阁老能否赏个光,与我们这帮武夫共饮一杯?” …… 第五百零六章 寻找朱允炆,干掉他! 众人循声抬头看了过来。 来的不是旁人,在场众人都熟悉,却又感到意外。 站在最顶端的台阶上,赫然就是出身开国公府,如今执掌上直亲军卫的常家老三,常森是也。 常家这几年在军中的权势愈发的大了。 应天城里,人人都说那个有常十万雅称的开平忠武王后人不堕父辈荣光,常府门庭更盛过往。 便说如今,常府开国公常升,亦是即将晋封王爵的征南大将军,为大明开疆辟土万里。 人人都知道,一旦南边的征伐稳定下来,朝廷有很大的可能会将封王的常升留在京中,进入内阁参与军国机要。 而常家老三,也就是眼前这位常森。 亦是恩宠无数。 在有兄长领军在外为国征讨的情况下,亦是能获得皇帝的信任,执掌宫廷禁地,手握上直亲军卫这一支皇帝亲军。 常森本人出现在这里,远比那所谓的城郊又摔死了一头老黄牛,来的更让人意外和惊讶。 而他更是言出,山顶上正在烤rou。 能与常森这等人物在一起的,又会是什么人? 恐怕都是大明朝数的上数的功勋侯伯了。 当真是巧合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