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 第624节 (第2/2页)
南北而行的山西道,只要被朝廷堵住两端,那就朝廷有了围拢封死山西道的可能。 刘宗圣沉声开口:“朱公子!” 朱允炆抬头看了过来。 刘宗圣脸色郑重:“还请朱公子解开此等困局!” 朱允炆沉默了一下。 在刘宗圣以为,这将会是一个死局的时候。 朱允炆掐着时间,点点头道:“还请先生容我再想想。” 刘宗圣连忙点头:“朱公子尽管想!想的仔细些!” 圣教之所以要去山西道,所为的就是那些富可敌国的晋商,所为的亦是关外的那些前元余孽。 山西道无论如何都是要去的。 这个困局,也无论如何都要破解。 朱允炆沉吟良久。 其实这帮反贼死活,根本不关自己的事情。但是,为了借壳生蛋,带着秋娘重回应天,自家这桩头等大的事情,还是要与这帮反贼继续转圜。 当朱允炆掐着时间,计算着刘宗圣心里等待的时间差不多时,方才开口:“平阳府!” 等待了许久,才得了这个一个山西道境内地名的刘宗圣,不由皱眉:“平阳府?” “对!”朱允炆沉声点头:“平阳府!刘先生若是要在山西道起事,必须要第一时间控制平阳府!届时无论是渡河攻入关中,亦或是沿河北上入河套,都可从容应对。” 刘宗圣眉头皱紧,不曾开口,他在努力的回想着山西道的地形,只是却并不能详尽。 至于堪舆。 在这个时候,似堪舆这等东西,历来都是朝廷和官府才会有的。寻常人根本得不到这些东西,更莫说自己这些朝廷反贼了。 朱允炆看了刘宗圣两眼,心知对方是不知平阳府在山西道的地形,也不知自己所说的那入关中、北上河套的路线究竟该怎么走。 他看向四周,从一旁取了根昨夜燃尽的火把。 朱允炆拿着火把,将黝黑的一端指向夹板,便开始在刘宗圣眼前一笔笔的描绘出山西道的地形来。 初一开始,刘宗圣还不知手拿火把棍的朱允炆是在做什么。 可是当那一条条弯弯曲曲的线条连接在一起后,刘宗圣的眼前顿时一亮。 这是山西道的地形! 刘宗圣双眼放光,不由的看向正弯腰俯首,继续绘制山西道地形的朱允炆。 自己这回儿当真是捡到宝了。 朱重八当真是老了,连这等文武双全的皇孙都能废黜。 合该大明要被自己取而代之! 在刘宗圣内心激动的注视下,朱允炆不大的功夫便将整个山西道的地形勾勒出来。 甲板上,漆黑的碳墨勾勒出了山西道那两山夹一川的南北而行的地形。 山川河流,州府城池,官道驿路,卫所关隘,几乎是被他详尽的勾勒在夹板上。 “刘先生,眼前所见,便是山西道。” 朱允炆语气很平静的介绍着。 感谢老三。 若非他当初求得出宫,跟随曹国公学习兵事的机会。自己为了能压住他,可是恶补了一番天下堪舆,所为的就是要在兵事上试图压住他。 虽然最后自己并没有胜过老三。 但是,当初记下的这些原本以为已经无用的东西,没想到竟然还是发挥了作用。 刘宗圣压住心中的震惊,缓缓蹲下身,凑近了去查看被朱允炆描绘出来的山西道地形。 朱允炆见此情形,便也顿了下来,握着手中的火把指向几处。 “刘先生,这里便是山西道平阳府,此地向北可通太原府,往南过河便可入河南亦或是关中。 入河南,则需谨防陕州境内朝廷兵马。入关中,可从蒲州城渡河,夺陕西道朝邑城,再夺同州城,便有立足之地。 朝廷若是在此南下之地布下大军,我等届时亦可从平阳府沿河北上。走荣河、河津、吉州、永和、石楼、永宁州、临县,再往西入河套。” “朱公子之大才,乃圣教之幸!” 刘宗圣转头,看向身边脸色沉稳的朱允炆,从心底说出夸赞的话来。 朱允炆站起身,拱手弯腰:“云炆得刘先生不弃,平生所学,只愿能助先生成就大业!” 刘宗圣点点头,深深的望了一眼地上由朱允炆勾勒出的山西道地形堪舆图。 他深吸一口气,双手拍在膝盖上站起身。 他的目光郑重的注视着面带笑容的朱允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