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 第575节 (第2/2页)
安静静的小二十三朱桱立马拍起手来。 “好哎!我要吃猪蹄!” 朱允熥方才发觉这小子,立马瞪眼:“来人!送二十三皇子去大本堂!” “救命啊!!!” …… “此言振奋,可鼓舞十万大军!” “本朝当有如此骨气,乃我大明脊梁之言。” “学生不才,闻听太孙此言,亦有弃笔从戎,为我大明四不之言披荆斩棘,御敌于外!” “彩!” “今日当浮一大白!” “当如李太白,会饮三百杯。” “彩之……” 应天城北,成贤街西侧、鸡笼山下国子监内,平日里温文尔雅犹如古时贵公子的读书郎们,云集在了一起,人人面红耳赤,神色动容。 远处,观望的国子监监生们,眺望着此处,探得详情之后,亦是围拢了过来。 此时已过午,华盖殿里的事情,也传到了宫外。 这个时候没人回去细究,为何华盖殿里的事情会这么快就传到了宫外,已然是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 “那是解翰林的学生吧。” 远处的廊下,一名国子监教习望着人群中心的几名监生,对着身边的同僚询问道。 “是解翰林的学生,平素国子监无课便要去书报局那边的。” 另一名国子监教习回了一句。 即便解缙如今是文渊阁内阁大臣,但在国子监和翰林院,人们还是习惯于称呼他为翰林。 这是清贵们表达尊重的方式。 “解翰林教出了一帮好学生吧。” 有人感叹了一句。 而在不远处密集的人群中,那几名心学监生,已然是振臂高呼起来。 “游街!” “国有脊梁之言,吾辈诉求平生足矣!” “当游街夸功喝彩之!” 一瞬间,现场被点燃。 不论是当真想要游街夸功,还是不想去的监生,人人都开始躁动了起来。 本意就是要去的,自然是为了游街夸功。 而那些唯有此意的监生,却也乐得其成。 毕竟,但凡是个学生都不想上课,这是更古不变的事情。 人群在国子监内的心学子弟们带动下,开始向着国子监外离去。 口号更是不曾停歇下来,喧嚣声传扬的到处都是。 俨然一副暴动了的模样。 …… 第四百七十一章 应天的酒 九边的刀 不论监生们各自抱着怎样的想。 今天鸡笼山下的国子监里,眨眼间就已经是人去楼空,只留下一地落叶,无力的从枝头飘荡下来,带着几分寂寥落在青砖绿瓦间。 望着盏息间就已经空空如也的监院。 一名国子监教习猛的一拍大腿:“糟糕!要完!” 此人一开口,身边几名教习顿时脸色一变。 “这帮兔崽子又得惊扰朝堂了!” “快去应天府叫人!” 原本还没来得及,又或者心中本就愿意观事而起的国子监教习们,个个拔腿就跑,追向那些早就一溜烟跑的没了影的监生们出了国子监。 有往监生们游街而去方向追赶的,有往上元县和应天府衙门通风报信而去的。 上千名国子监监生倾巢而出,带来的动静和冲击力,让整个北城一带为止侧目。 人们想到了很多年前,那一场西华门前国子监监生聚众一事。 那一次,朝廷可是狠狠的惩罚了国子监上下。 而这一次国子监所有人都冲出来了,朝廷又会如何反应,又该是何等的震怒。 只是很快的,应天百姓就发现,事情似乎有些不对经。 “今天太阳是打西边出来的?” 酒楼之上,一名已经有了些醉意的男子嘴里念叨着:“这帮人竟然在为太孙夸功?” “我没看错?” “我真的没看错?” “这帮……” “这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