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子 第569节 (第1/2页)
瓦剌部看准了这个时候大明的精力主要被长城东侧的蒙古鞑靼部牵扯,所以才看准了这个可能闷声发展的时间,想尽办法去壮大自己。 不能给草原上的前元余孽们喘息的机会! 出了朝阳门。 朱允熥轻声开口:“派人去关外,赶在马哈木回瓦剌之前,将他那个草原第一勇士的名头给传出去。” 田麦躬身领命:“属下明白。” 待一行人到了上林苑监衙门外。 许久不曾来这边的朱允熥,脸上不禁露出一丝诧异。 翻身下马,朱允熥望着空荡荡无人看守的衙门口,台阶上几只肥硕的母鸡,正悠哉悠哉的来回踱着步子。 衙门后面时不时的又会传来阵阵鸭叫声、鹅鸣声。 忽而,有犬吠声在衙门里响起。 一时间,原本还悠闲的家禽们,顿时乱作一团。 朱允熥眼睁睁的看着一群大鹅,尾后拖着一长串黑点,就从衙门里展翅而出。 几名护卫立马上前,将这鸡飞狗跳的场面挡下。 “没走错地方?” 朱允熥有些意外,惊讶的回头看向身边的田麦。 田麦脸色紧绷,身为暗卫,上林苑监的变化,他们自然是知道的。 只是这样的变化,太孙不曾问起,自己也没有必要起说。 不过小事尔。 此刻太孙问起,田麦方才说道:“有一阵子了,依着属下等人打听的,是少师说要让百姓们能多吃些rou,所以尝试着看看能不能由朝廷统一大规模养殖家禽,然后以成本价售卖给百姓,亦或是贴补给学堂里的那些孩子们。” 朱允熥眉头挑动,自己前面经略草原之策,有为了解决大明九边之患,也有为了购进牛羊rou,好让明人的身子能更加的壮实。 倒是不想,袁素泰这位大明少师,竟然也有了这样的想法。 田麦继续道:“少师觉得,少年强则大明强。我大明有最聪明的人,也有最厉害的兵器。但少师觉得,我大明的孩子也要更健硕,不能输于诸如草原上的那些人。” 朱允熥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容。 “小老头这是一日都不打算歇息的呀。” “去寻寻他在作甚。” “孤今天可是准备好生洗劫一番上林苑监的!” …… 第四百六十六章 殿下快快征服草原吧 如今的应天朝堂,有那么几个地方,是明显有别于旁处。有那么几个衙门,是不同于其他部司衙门的。 诸如武英殿前的税署衙门,诸如由张二工管理的各处工坊。 而上林苑监,这个本来是应天各部司衙门里最普通的一个衙门,如今也变得格外的不一样。 根据户部、税署的核算,仅仅是这几年的时间,上林苑监当初从交趾道带回来的粮种,种植范围已经遍及中原诸道。而在琵琶湖旁的沙土地种出来的红薯,如今也已经是扩散到了除直隶以外,浙江、江西、湖广、河南、山东诸道。 上林苑监这个当初不起眼的衙门,可以说是凭借这一己之力,让整个中原最适宜耕种的土地出现增产的现象。 土地是中原王朝的核心。 粮食是天下百姓的底线。 让百姓吃的饱,仅凭此一项功绩,上林苑监便功在千秋矣。 以至于当朝廷在今年开始推行新政,朝堂格局发生改变,皇帝创立文渊阁处理天下军政要务,遴选重臣入值文渊阁的时候。 所有人都笃定了,大明少师、上林苑监监正袁素泰,在文渊阁中定然是有一席之地的。 但偏生,这位有着大功德的重臣没有入值文渊阁。 没人会觉得这是皇帝对袁少师的打压。 朝廷断然不会打压如袁素泰这样的人。 随后就有人开始传出,这是袁少师公忠体国,一心只做喂饱整个大明肚子的事情。 于是,袁素泰和上林苑监的形象,在所有人的心中再一次拔高。 对国家有大功德的人,养一些鸡鸭鹅,没有半点的不妥。 就算是将这些鸡鸭鹅养在朝廷衙门里,也是不成问题的。 就连平日里闲来无事的都察院御史,路过上林苑监衙门前,便是被大白鹅追赶,被雄鸡啄顶,被肥鸭嘲讽,也不敢有只言片语发出,而是甘之若饴的希望这些鸡鸭鹅能长得更肥美一些。 任凭应天城繁花似锦,上林苑监总是岁月静好,各自相安。 一名身着灰布麻衣,有些跛脚的半大孩童,手拿着簸箕和扫帚,脸上表情有些无奈的从上林苑监衙门里走出来。 孩子那不时张合的嘴巴,表明了他正在不断的无声咒骂着。 而对象,正是这衙门外逃散的鸡鸭鹅。 提着簸箕的孩子出了衙门,站在外面看向四周,眉头皱的更紧,回过头看向衙门里面:“再慢些就要多费时间了。” 随着孩子的一声呼喊,又有数名同样穿着灰布麻衣,年龄相仿的孩子从衙门里走了出来。 这些孩子手中有拿着簸箕扫帚的,也有提着长竹竿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