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二章大建设! (第1/3页)
而等到守门的亲卫发现之后,立即把这件事情汇报给了杨山芦。 而杨山芦知道之后,就是轻蔑的笑了……这是算图穷匕见了吗?正面较量不行,开始玩阴的了? 不过杨山芦依然毫不惧怕,说到底他自从踏入山西的土地,就已经做好了舍身成仁的准备……不成功便成仁!自古变法者,风险都是极大的! 当然他也不会因此而束手束脚,或者改变工作重心,他会依然原先制定的计划,有条不紊的展开治理山西的计划。 于是就在当天,杨山芦就是下达了命令……让监察司加派人手进入山西,同时让情报司也参与其中,进一步增加对于阴暗势力的监控,除此之外,那就是接下来治理山西的方向了。 杨山芦到达山西已经有近二个月,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例如之前遍地都是的难民潮,已经得到了有效缓解(他弄下去的赈灾粮米,至少可以吃一二个月),包括原来居高不下的粮价,也得到了有效控制,都给予了腰斩,民间尖锐的社会矛盾得到了缓和。 只是杨山芦知道,这还只是治标不治本,难民、流民依然大量存在,根源问题没有解决,那么接下来该如何办呢? 于是杨山芦就按照他先前制定好的计划,又开始了第三招……那就是开办实业,开办各种各样的作坊! 以实业振兴经济!以实业来吸纳社会上的闲散劳动力,吸纳大量的难民,流民,进而稳定民生,给老百姓活下去的机会!(也可以看做是资产阶/级诞生的萌芽) 并且这还是完全客观可行的,要知道杨山芦现在手上有三大法宝,分别是百花露作坊、羊毛衫作坊、肥田粉作坊,这三种产业都有广阔的前景,和美妙的‘钱’景!所以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利国利民的呀! 并且现在随着市舶司已经初步筹建完毕,也是应该大力发展生产,组成完整的产业链了。 于是接下来,杨山芦当即就是调集人手,大举行动起来……并且他还制定了一个标准,凡是人口在10万以上的县城,都要开办一个作坊!并且主要还是以劳动密集型的作坊为主,就好像羊毛衫作坊等等。 具体来说,就拿杨山芦准备大力推广的羊毛衫作坊来说,那绝对是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一个标准型的羊毛衫作坊,最少可以招收工人七八百人,然后这七八百人,因为杨山芦定下的工钱很高,所以只要有一个人进羊毛衫作坊干活,那就等于捧上了一个金饭碗,最起码可以养活一家三口,而这样一来,其实等于一个作坊,就能养活二三千人。 并且一个县里只要成立了一家羊毛衫作坊,又可以拉动当地上下游的产业链。 简单来说,纺织羊毛衫需要大量的羊毛来作为原料,而等到羊毛衫作坊在山西遍地开花之后,继续依靠之前的关外泰赤乌部来提供羊毛的话,不仅供应数量远远不够,从运输角度来说也是耗时日久,所以杨山芦采用的就是就地取材的策略……让当地来提供羊毛。 并且杨山芦给出的羊毛收购价格同样是很高的,(其实从根本上来说,杨山芦不靠压榨自己人赚钱! 虽然他开办羊毛衫作坊同样需要利润,但是他赚的是夷人的钱!例如东瀛,安南等地的夷人,反正外面的世界很广阔,为什么要靠着压榨自己同胞来赚钱呢?非得把老百姓逼得天天吃糠咽菜才甘心?所以杨山芦的看法就是,赚自己人的钱不算本事,赚洋人的钱才算本事!) 所以这样算下来,因为羊毛收购价大大提高,现在普通人家养一头绵羊的利润,就能顶的上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