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明_第二百七十一章胜利大阅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一章胜利大阅兵! (第3/4页)

  甚至看着独显年轻的杨山芦,京城百姓完全有理由相信,有这样的新一代军神崛起,大明江山终将永保安宁!我中原百姓也必将不再遭受刀兵之苦!

    “镇国将军!”

    “镇国将军!”

    “天下第一军!”

    “天下第一军!”

    这种种欢呼声,简直汇聚成了声音的海洋!声震四方!

    而杨山芦见了呢,在不停拱手抱拳的同时,更是心潮澎湃……穿越到现在五年,唯有此刻才真正感觉到了人生的意义啊……

    德胜门大街离着皇城北安门不太远,3万大军行走了约大半个时辰之后,就来到了皇城城下,也就是预定接受检阅的地方。

    而到达这里之后,他们的行进速度也就慢了下来,好让城楼上的人们看得更加清楚一些,甚至行营之中,还秘密准备了一个武器,到时候忽然放出,可以更加彰显军威国威的!

    而此时的城楼上,黄罗伞盖下站着的是崇祯皇帝,再之后是一干朝廷重臣,甚至在崇祯的身边一左一右,站着的是杨嗣昌和卢象升!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们二人作为行营的统帅,也得到了特殊的待遇!

    包括在更远一些的地方,还有像朝鲜、安南这样的番国使节,也全部前来观礼,毕竟这么好的机会,崇祯可是不会放过的……真以为我大明帝国已经不行了?真以为我大明帝国已经日暮西山了?今天就让你们好好见识一下,我天朝上国的军威国威!乃至是由此展现的民族之魂!

    (在行营刚刚和清军展开大战,并且取得第一次大捷之后,崇祯就已经预感到这次有戏!所以他就是早早的地对这些藩属小国发出邀请,好让他们过来看看,我大明的鼎盛军威!)

    而现在呢,果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等到这3万大军从皇城前整齐的经过,而且不是那种只会种地的卫所军队,而是真正的铁血军人时,那真称得上是军威严整!军容鼎盛!甚至那种百战强军的气势,就算是这些没上过战场的藩属使节,都能感受的一清二楚!

    而在这个其中,已经在满清的兵威下臣服的朝鲜使节,更是看得眼睛都快要瞪出来了……因为他看见了什么?满清金盔金甲的存在,镶红旗旗主、大名鼎鼎的亲王岳托,都被生擒活捉了!(反正他看见的就是被完整的捉到了,甚至连他的兵器,织金龙纛等仪仗一样不少)

    可是这怎么可能呢?这可是满清的亲王啊,地位仅在满清皇帝之下的存在!可是现在呢?居然都被明军捉住了?而且是像打包似的一锅端?

    然后这位朝鲜使节,就不得不想起了刚才那些脸上带着自豪之色的礼部官员(都已经好久没有如此自豪了),给他做过的介绍,在这次入寇之战中,满清的10万大军,都给生生消灭了一半还要多!这十万大军,最后只剩下4万人狼狈的逃了回去!而这也就是我大明的赫赫武功!

    甚至在一开始的时候,这位朝鲜使节认为这其中肯定会有水分!甚至就是在吹牛!那么厉害的清兵也是可以消灭的?不然的话朝鲜也不会仅仅被攻打了二次,就屈辱的臣服于这个关外蛮夷了!可是现在呢?

    看着高高挑起的岳托的尸首,看着那一车车的清兵首级,看着那些被俘的清军将领,这位朝鲜使节已经真正意识到,原来吹嘘的无敌八旗并不是无敌于天下啊……而这也就是大明这个天朝上国的真正底蕴!

    进而在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再看看身边同样看得目瞪口呆的其他藩国使节,这位朝鲜使节心里已经有了某种明悟……这也是朝鲜的机会啊……满清遭受了这样的国力大损,能战的精兵死了一半!那么朝鲜也该有些新的动作了。

    毕竟这位作为朝鲜使节,还是非常清楚的,自从朝鲜屈服于满清之后(崇祯十年,皇太极指挥清军连克朝鲜义州、安州,直逼都城平壤。朝鲜国王李倧率长子及百官遁南汉山,令次子避于江华岛,向明朝求援。

    明命总兵陈洪范调各镇舟师赴援,此时皇太极遣使谕降,没有结果,但是随后李倧得知江华岛陷,援兵皆败,无奈之下献上敕印,降于清)

    不得不做出各种臣服的姿态,上贡满清各种物资,上至珍贵的高丽参,大城宝石,下至普通的粮米,猪羊,反正就是种种剥削!甚至在战争时还要派出军队,帮助满清作战!

    就好像在这次入寇之战中,最后阶段大清形势危急,朝鲜就被迫派出仆从军,一并参加战斗的,可是现在呢,套在朝鲜脖子上的枷锁已经松动,就没必要再这样做了……

    毕竟在这位朝鲜使节看来,大明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